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涂下饭

    □林亚玉

    宁波人最爱海鲜,即使在禁渔期少了鱼,餐桌上的海鲜也绝对不会少。泥涂下饭还木佬佬。泥涂,是海涂的俗称,本地人称海涂产品为泥涂下饭。泥涂下饭透着大海的鲜,让人的味蕾过瘾。

    泥涂历来是沿海边的人们捕捉海鲜产品的天然场所。潮退时,入涂者成百上千。下涂者手拎挈档桶、肩背倒笼,跋涉于泥涂。生活在海边有经验的人会掐算潮起潮落(潮汐)发生的时间,以适时下涂作业。北仑人总结出潮汐的俗语为:初一月半午时平,初八、廿三早夜平,初十、廿五正小汛等。

    掏黄(梅)蛤是沿海边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下涂作业。黄蛤栖息于涂泥上层,入泥10厘米左右。黄蛤出入时留下痕迹,俗称“黄蛤斑”,手指循着这斑入泥迅捷撮之。全年可掏,夏季为旺汛,尤以梅季最盛,故亦称梅蛤。黄蛤洗净后还须用海水或盐水养一会儿,让它将泥沙吐出,就可佐以蒜、酱油爆,或盐水清氽,或米粉作羹。都是味美的下饭,下酒更佳。

    撮泥螺、香丝螺、蛤皮、蛏子其乐无穷。泥螺常蠕行涂面,雨后尤多,春秋最盛,手持挈档桶跋涉而行,见而撮之。有时候潮落正好是晚上,三五成群地持玻璃围灯前去泥涂。若恰逢泥螺旺潮,那真是又大又多,满桶而归。泥螺肉肥味美,可鲜食,又可腌制。咸菜炒泥螺,清口透鲜;葱油泥螺,香中透鲜。泥螺蒲羹,又是一道老小皆宜的佳肴。大多数都用来腌制,可作长下饭。在腌熟的泥螺中放些许黄酒,又脆又香的咸泥螺,那可是宁波的一绝。

    跋涉泥涂中还能捡到香丝螺。盐水香丝螺除了给大人下酒,余多为孩子的闲食,鼓励孩子下涂多捡些。蛤皮、蛏子是喷水高手,它们居在穴中,还不忘喷水。恰恰是它们的玩水暴露了自己。涂民眼尖,轻而易举循水往下一尺左右,一扽,就擒获了它们。有时是乌珠蛤皮,有时是小巧白蛏,有时是肥大中蛏。蛤皮则用来炖蛋汤,或煮元菜羹,鲜得头发也要掉下来了(宁波人的幽默)。客人来了,将几个鸡蛋打好,放些许盐、酒,蒸至半熟,将蛤皮插入蛋液中。过一会儿,蛤皮裂开,似朵朵鲜花盛开。在上面撒上葱花,浇上熟油,一盆“心花怒放”就可招待客人了。蛏子可做盐水蛏、椒盐蛏;还可腌制后隔水蒸。将蛏子肉剥出来,用蒜苗炒,青绿中带白,非常诱人。将蛏肉、咸菜煮早蒲羹更是宁波人的独创。不论怎么煮,带上贝壳的涂货的菜碗碗鲜。

    在近海塘边的泥涂里还有挖穴而居的蟹,诸如沙蟹、红钳蟹、螃元蟹等。捕捉沙蟹多用手扽:甩出一只袖子(一般右袖),左膝斜跪于泥,右手循穴入而捕之,这须技巧。沙蟹非常谨慎,穴不仅深,而且里面的穴不止一个,高手能识别真假,能将蟹的一家子全部捕捉。退潮时,红钳蟹似将泥涂当广场,大群地大胆出来闲逛,挥动着红色的钳子,好不自在。当人的脚步一踩下,它们就异常迅捷地溜到洞穴中去了。高手们能在穴中扽到它们。生手不仅捉不住,还反被蟹的钳咬住,疼着呢。螃元蟹,一般是用钩或钓。钓者持长竿于远处,见蟹出穴,眼疾手快甩钩捕之。我们小朋友只会在近海塘的泥涂边,用脚踩“管门蟹”。那蟹又叫杂蟹,小小的,穴较浅,脚一踩,它们就跑出来,较好捉。

    沙蟹、螃元蟹一般是腌制的,上午腌下,晚上就可食,蟹盖中的蟹黄咸中带甜,真鲜。红钳蟹大都是在石臼中做蟹酱,里面加盐,还放些生姜。做好后,装进瓶子,封好口,也是农家的长下饭。以后蘸芋艿、萝卜、土豆,都是上好的佐料。“管门蟹”或炒,或做蟹酱。

    泥涂中还活跃着弹涂(又称弹胡)。每当退潮时它们就出穴觅食,极善跳,非常灵敏。涂民往往用诱捕和钓捕的方法。弹涂的肉嫩、鲜,营养丰富。弹涂咸菜汤真的是人间少有的鲜!洋葱烧弹涂又是一道佳肴。椒盐弹涂别有风味,清蒸弹涂同样美味。

    此外,沿海边的涂民用网捕获虾、蟹、鲻鱼、梅鱼等;用扳罾(扳渔网具)捕获鲻梭鱼、鲈鱼、虾、蟹等,这须技巧、体力。用网捕获得涂货鲜美无比。

    落涂一餐鲜,是沿海边人们的口头语,泥涂下饭真的是鲜美无比。沿海边的人只要勤快,不仅有口福,还能使家富起来。

    近几年,围塘造田,海涂外移,海涂面积大减。大众下涂的人数锐减,人工养殖的涂产逐渐代替野生。泥涂下饭品种仍然非常丰富,大海赐予人类的泥涂下饭真是透骨新鲜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