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 22日,贵州出台最严禁酒令:9月1日起,全省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私人自带的酒类都在禁止之列。 8月22日《法制晚报》 贵州的禁酒令虽然被称为“最严”,实际上还是留了一手,贵州禁酒令中特别规定:重大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活动,确需提供酒类和饮酒的,须按一事一购买、一事一审批的原则,由承办单位报分管该单位或该项工作的负责同志审批,同时报同级纪委备案。一般情况下,无人会想喝酒要这么麻烦,但“留一手”则可能成为一个漏洞,也可能会导致有人钻漏洞。 参加公务活动,有时候的确需要吃饭,需要招待,而以往招待起来,则是追求档次追求豪华,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许多官员每天要喝酒,也喝坏了身体。这些年来,禁酒令不断,但公款喝酒还是屡见不鲜的。这恰恰是因为有“留一手”,一些为官者为了公款吃喝,会挖空心思想办法,他们之所以能够得逞,皆因有漏洞可寻找。其实,要“最严”就是“一律不能喝酒”。不仅酒要禁,烟也要禁,一律以快餐招待。诚然,这么做有些不近人情,但其实也就是一个习惯的过程。只要人人都以快餐招待,没有酒没有烟,时间长了也就都能够接受了。 “最严”禁酒令的标签不是自己贴上去的,而是由群众说了算。一看规定是否还存在漏洞,二看执行是否全面到位,三看违规者是否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如果这三点都做不到,那么所谓的“最严”就是名不符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