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举 食药监总局会同财政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办法将单次举报奖励限额从原先的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并将适用范围扩展到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全领域,实现“四品一械”全覆盖。根据办法,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内部人员举报的,可在奖励标准上追加奖励金额。 8月23日《人民日报》 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相关法律不可谓不严厉。但这些均以相关线索被掌握、违法事实被确认为前提,否则,民事赔偿和刑罚都是空中楼阁。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监管部门囿于人力、物力、财力,难以做到对庞大繁杂市场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巡查,必然会让一些违法现象难以被发现。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行为通常比较隐蔽,行为人多是闭门作业,外人无从知晓。其容易在短时间内破坏现场、销毁证据,执法机关很难做到扎实取证。 重奖内部举报人,是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吹哨人”制度,即知情人士爆料制度。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内部知情人士对产品生产流程、隐秘的违法行为、作案方式非常熟悉,甚至超出一些执法者和行业专家的水平。退而言之,在外部监管力量有限,厂家闭门作业的情况下,只有内部员工才可能知道更多内幕。而如果这些产品不造成严重危害,生产销售者的违法行为就可能不被暴露,一直隐蔽持续地危害着公众健康。 作为内部知情人,无论是良知发现还是贪图奖励,哪怕是受竞争对手怂恿,其举报行为都能在客观上降低监管成本。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内部知情人很容易拍摄到违法现场和作案人员,这是外部监管力量完全不具备的优势。这无疑能够大幅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降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并形成震慑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对保护举报人隐私,举报人无法现场领取奖金,匿名举报人领取奖金方式均做了规定。这有助于降低举报人风险,打消其顾虑,鼓励更多内部知情人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说不。 其实,这项制度还应推广至其他领域,如在公众关注度高的环境保护方面,重奖“吹哨人”将可减少深井排污,偷偷排污等隐蔽且危害较大的污染环境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