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公舌尖上的“宁波味”

    □朱峰

    唐鲁孙,台湾美食大家。他以文字形容美食的味道,在中国可谓第一人,其文饭小品风靡华人世界。各地均以他舌尖上有自己吃食为荣耀,被誉为最美图书的《吃在扬州》,选唐文三篇《扬州炒饭伊府面》《扬州各地蜂糖糕》《冰糖煨猪头》,以此展示淮扬美食的独特风味。

    唐鲁孙舌尖上的“宁波味”又有哪些呢?唐公对宁波菜的总体评价是非常精准的。他说,所谓的上海菜,在台湾已经跟宁波菜混淆不清了。事实上真正的上海菜应当以浦东、南翔、真茹一带菜式为主体,口味浓郁,大盆大碗,讲究实惠不重外貌,乡土气息才算是地道的上海菜。宁波菜因为地理上靠近舟山群岛,海产丰富,就地取材,所以大部分以海鲜为主,渔罟所获,以盐防腐保鲜,因此一般来说宁波菜比较咸。他把宁波菜与上海菜划为一目,是同属海派饮食门下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表明一个菜系与另一个菜系饮食习惯相近,会发生饮食文化圈重叠与融合。亦表明宁波菜与上海菜在海派饮食文化风格、文化精神的召唤下的共生共荣,毋庸置疑。

    宁波年糕全国闻名,与唐鲁孙的赞许与推介密不可分。他写道:宁波年糕很出名,它是不加糖的,所以要吃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爱吃甜的用猪油和白糖来煮;爱吃咸的,花样就更多了,咸菜肉丝、黄芽菜肉丝,或者是菠菜;在宁波还有两种特产——油菜和塌棵菜,都是炒年糕的好材料;另外,喜欢吃汤的,有汤年糕;喜欢吃干的,有炒年糕;一样年糕,随个人口味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吃法,滋味亦各不相同……

    唐公对宁波海鲜情有独钟。他对宁波蚶子特嗜好。在《杨花滚滚吃新蚶》中写道:“从杭州湾到大陈岛一带都出产蚶子,据说以宁波蚶子最为鲜嫩肥美。上海绍兴餐馆所卖的蚶子,都说是宁波来的,凡是宁波出产的蚶子,贝壳上的瓦楞,不多不少恰恰是十八条,如果是冒牌货,瓦楞条数,或多或少就不一定了。”唐特别欣赏宁波大黄鱼,1947在台湾老正兴餐馆啖宁波运来的新鲜大黄鱼,发现此前在北方所吃的黄鱼,远不及宁波大黄鱼细嫩滑美。

    民国时期,上海南京路口有一家晋隆饭店,专做中国式的西菜。唐鲁孙说,饭店的宁波厨师头脑灵活,对菜肴能够花样翻新。拿现在的话讲,能传承创新。有一道名曰“金必多”浓汤,是拿鱼翅鸡茸做的。金必多汤是上海滩的一道老汤,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风行一时,也被看成“海派西餐”的代表之一。

    北京烤鸭,唐鲁孙以为京都老便宜坊最为出色。在台湾吃烤鸭,他特别推崇宁波人开的状元楼。状元楼让这位大名鼎鼎的美食家心中留下这么美好的记忆,这应该是宁波人做餐饮的荣光。

    在现行的有关美食的文字中,唐鲁孙之谈堪为经典之辞。这是因为著者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尝遍各地美味,加之以对饮馔有独特的见解。故而所成文字宛如一盘盘色香形器俱佳的菜肴,读之如同品鉴佳馔。能得到这位“中国美食第一达人”的赞誉,这个地方的吃食肯定是其城市的一张金名片。由此不难理解,扬州推介美食文化为何要打唐鲁孙品牌了。阿拉宁波在推广城市形象时也可以尝试打“唐鲁孙牌”,让甬上美食及其蕴含的饮食文化远播海内外,使得更多人在知晓“美丽宁波”的同时,还能品味“舌尖上的宁波”。(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