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游客在俄罗斯发现有“宁波帮”字样的大香炉》后续 本报讯(记者 孙美星 《姑苏晚报》记者 蔡春生) 宁波游客在俄罗斯冬宫发现有“宁波帮”字样、姑苏制造的大香炉的消息,经过本报和《姑苏晚报》联合报道后,引起不少苏州读者的关注。 昨天,一位苏州读者提供线索:此炉并非默默无闻,著名学者傅振伦先生曾在他的两部著作中都提到过,并称其为冬宫中国馆“未发表的重要陈列品”。 出现在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的那件有“宁波帮”字样的大香炉,不但牵动着不少宁波读者的心,也因为是姑苏制造,吸引了不少苏州读者的关注。 昨天,苏州文史爱好者、藏书家王骥提供了新的资料:傅振伦先生在他的《七十年所见所闻》、《文博蕞残》两书都曾述及此炉。 傅振伦先生(1906—1999)是著名学者,中国现代档案学家。他致力于中国历史、史学理论、文物考古、地方史志、古代科技史以及与史学相关的博物馆学、档案学、文献学、目录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与著书立说,出版《中国方志学通论》《博物馆学概论》等专著二十几种。 傅振伦先生的《七十年所见所闻》成稿于1984年,1997年正式出版。书中《苏联的中国文化艺术博物馆》一文,说了他早年探访冬宫博物馆的情况。“馆藏中以中国文物最多,1937年筹办中国馆,次年8月开放。我于1940年1月21日参观中国馆……今仅就其中未发表的重要陈列品略记于下……建筑类有外蒙汉墓构造模型,唐代佛寺照片,有一件铁炉,高一丈,上铸‘天后宫’、‘大清嘉庆八年’、‘姑苏甘宪成造’等字。按沿海各地多有天后宫,南京仪凤门也有。”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振伦先生1940年参观冬宫博物馆的中国馆,当时这个香炉已经在博物馆里陈列展出。从书中看到,傅先生误把这个铜香炉当作“铁炉”,但显然他也注意到了炉上所铸文字款识。他说此炉“高一丈”,一丈约为3.3米左右,这与宁波游客鲍先生目测香炉的高度有出入,现在还很难判断到底谁的说法更为确切。不过,傅先生十分看重此炉,将之列入“未发表的重要陈列品”特别说明。 在傅振伦先生的另一本著作《文博蕞残》一书中,另有《列宁格勒冬宫中国文化艺术博物馆参观记》一文,书中对这件香炉的描述与《七十年所见所闻》大致相当。 冬宫的那个大香炉到底有多高?是何来历?关于香炉的线索,本报将继续和《姑苏晚报》联手探索,欢迎读者提供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