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3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天一阁论坛”昨举行

除了书香,天一阁还有众多不为人知的美

    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王伊婧) 昨天上午,作为第15届亚洲艺术节内容之一的第二届天一阁论坛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近60名专家学者相聚甬城,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审美,中国传统美学观,饶宗颐教授的文学、书画与古琴艺术,天一阁与传统文化审美等议题。

    本次论坛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天一阁博物馆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联合组织,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

    参加研讨会的除了天一阁及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的多名研究人员外,还有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考古艺术史系教授顾乃安,德国汉学家、中德翻译学家吴漠汀,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古文学史专家胡大雷,西班牙中国会会长陈弘,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万山翠等在文学、语言学、园林美学、艺术审美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

    天一阁的藏书文化闻名遐迩,然而馆藏中丰富的书画艺术、品类繁多的工艺美术杰作以及古今结合的园林建筑,于世人而言却知之甚少,而这些珍贵的人类文明结晶同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探讨天一阁的园林美学时,学者们认为,“形式源于功能”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天一阁园林营造的各个方面,而天一阁园林与其他江南园林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书香”特色。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当年在设计天一阁东园时,移碑入廊,形成了“环园皆廊”的清雅景象,并引宁波地方文献之经典为园中数亭命名,另在园中广泛种植书带草,为园林增色不少。天一阁园林结合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构筑意趣天然的山水格局,遵从植物的自然之理,营造清秀淡雅的人文氛围,最终呈现出清幽质朴的园林气质。正如陈从周所说:“阁有书卷,园存雅趣,洵甬人之清福也。”

    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龚烈沸通过对新发现史料明代著名文学家屠隆的《由拳集》的考证,讲述了天一阁创建初期的园林形制与格局,这对追溯天一阁园林营造意义重大。

    此外,专家学者们还热烈探讨了天一阁馆藏书画、碑帖,以及古籍修复技艺中蕴含的审美意趣,将除藏书之外的馆藏“珍宝”通过学术研讨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让世人了解到天一阁除了书香之美,还有许多充满魅力且不为人知的美丽之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