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视听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荧屏热点

商人重利亦重义

——看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

    □沉  羽

    初见《那年花开月正圆》这个电视剧题目时,感觉大概又是一部没有新鲜感的古装爱情剧。后来了解到是“秦商”题材,略有了兴趣。该剧以清朝末年陕西泾阳县安吴堡著名女商人“吴氏寡妇”为原型,通过这个传奇女性的成长经历及商海运筹,展现晚清时期秦商几大家族之间的恩怨纠葛。

    历史上真正的周莹和剧中描述的一样,嫁入吴家后不久,丈夫和公公就都不幸相继亡故了。这个年轻寡妇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男权社会,尤其是商界这样一个完全由男人主宰的行业中逐渐脱颖而出,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庚子之乱中,慈禧为避八国联军逃到山西,周莹捐出十万两白银,被慈禧认为“义女”,并封为“一品诰命”。其实在周莹这个人物身上有着秦商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义”字。在她的观念中,家国一体,有国方有家,国若有难,家何以存?所以在国势倾颓之际,她才仗义疏财,希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然,电视剧是艺术作品,《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面不仅有像吴聘、吴蔚文这样的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也有像沈星移这样纯粹虚构的角色。该剧剧情也不是让观众一眼望穿的套路连缀,编剧隔几集就会设置一个供观众“推理”的悬念:周莹的丈夫吴聘为什么会七孔流血而死?幕后黑手是谁?周莹在一次次和男性同行的斗智斗勇中,究竟凭借什么屡屡得胜……剧中浓墨重彩的精彩情节很多,属于根据史料和人物个性进行合理的艺术想象。

    而作为一部有传记色彩的电视剧,观众最瞩目的还是周莹的人生。开始时,她是个江湖上谋生的小女子,跟着当混混的养父,到处坑蒙拐骗。虽有小聪明,但缺少大智慧。被卖到吴府当丫鬟后,出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侠义想法,坐进花轿冲喜,结果阴错阳差成了“少奶奶”。可周莹的身份改变,她那自由随性、不受拘束,甚至放浪形骸、为所欲为的个性还是依然。她性子起来了,甚至敢和自己的公公互怼。这在封建大家庭中,简直是大不敬了。可见周莹的草根性。应该说,孙俪的表演在分寸拿捏上还是很准确的,人物转变的层次感也较分明。随着丈夫故去,周莹被冤枉,被陷害,经历生死劫难,这一切使她变得更加识人性,辨人情,明白自强自立的重要性。而对于从商之道,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她会根据市场行情先设定自己本年度的盈利目标,谨慎考虑交易风险,根据生意的大小和性质,或亲力亲为、前去洽谈,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周莹手下有个叫王世均的伙计,曾被奸人胁迫,诬陷过她,但周莹在得知真相后,既往不咎,还让他成为了自己事业上的助手。

    《那年花开月正圆》从收视效果考虑,剧情中也多少掺入了一些爱情戏的成分。除了故事前半部分中,吴聘对妻子疼爱有加,后来男主角沈星移对已经成为“寡妇”的周莹也还是一往情深。但剧情主线始终围绕着家族争斗、商业竞争展开。情感戏是为了凸显女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而存在的,而且这类戏份和惯常言情剧中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相同。周莹原先对沈星移的痴情一直是嗤之以鼻、毫无回应的,但人非草木,她慢慢被打动。两人虽然始终不曾结为夫妻,但这两个人相互守护,共同患难,建立起的是一份在各自独立人格之下不存在依附关系的深水潜流之情。同时,我们也看到,和很多女主人公命运开挂式逆转的故事片不同,周莹的的成功,并不依赖男人在地位、权势、金钱、谋略上的帮助,她凭借的是自己的吃苦精神、领导才华、商业头脑和仁义情怀……

    都说“商人重利”,但周莹具备一个真正的大商人所具有的诸多优秀素质:诚信为本,不尚空言,重情重义,以智求财……崇尚一种能够非常稳健的、功在持久的商业作风,而且一旦积累起财富,依然能富而不奢,惠及乡党。《那年花开月正圆》依靠这份秦商的精神内核提升了全剧的品质。

    投稿E-mail:ljz@cnnb.com.cn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