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你的铁杆

    □冯秋玲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脑部手术后偏瘫,高烧、癫痫、昏睡、头剧痛、喷状呕吐……正应了一句宁波老话“发丝吊秤砣——命悬一丝”。医生的眼神是怜悯的,家人的眼神是躲闪的,络绎不绝来看望的朋友避而不谈我的病,我明白,我是个重症病人。但我放不下老人和幼子,我得活下去。

    住院部的晚饭开得早,晚饭后我郁闷地盯着天花板发呆,善解人意的先生帮我去借《宁波晚报》。因为我们平时为人谦和、礼貌,医护也同情我们这对苦难中的夫妻,每次都慷慨借给我们。我用右手拿报,牙齿咬着翻报,一页页慢慢地看。报上的新闻,冰心老人离世,让我欷歔;看小记者专刊,让我开心不已,为孩子们的认真、天真、率真、纯真而快乐……

    我看得很慢。看社会新闻,我会揣摩如果是我写这篇新闻,我会从哪个角度切入,布篇谋局该怎样,记者又为什么这样写,优点在哪里?看“三江月”,我会默默背诵高手们的精彩句段,咀嚼其中的好词佳句;看“小记者”,我会想象如果我面对孩子们,该如何带他们“玩”作文……后来我爸知道了,就每天给我带来他订的报纸。每次拿到报纸,我都对自己说:加油,加油!好好活着,每天可以看《宁波晚报》。

    几年后我居然病愈,还真的做起了作文家教。我和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读小记者专刊、“三江月”,孩子们发现原来作文可以“玩”着看、“玩”着写,作文因此进步神速。

    十多年后,我和当时的一位医生聊天,他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坚强乐观的人。那时候我们医疗组都以为你撑不过一周,甚至三天。别人整天哭哭啼啼等死,你除了在抢救中,其余时间都笑嘻嘻地忙着研究报纸,我们都对你刮目相看,肃然起敬。”我说,其实等死不好玩,太无聊,不如自己找乐子,笑比哭好玩啊!

    或许,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以能不能看《宁波晚报》作为活下去的理由,未免太小题大做了,但对于我,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人来说,太知道活下来的不易了。“活下去,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能活下去!”这曾是命若游丝的我唯一的目标和信念。活下去的理由有千千万万条:为了年迈的双亲,为了年幼的孩子,为了挚爱我的亲人,为了许许多多曾帮过我的人,为了可以天天看报……每天的《宁波晚报》,让我有种老友来访般的喜悦,我甚至感到,能活着每天看晚报,冥冥之中是上苍对我一天天与伤病抗争的奋斗精神的奖励。奖励看报,不是很好玩吗?

    你好,《宁波晚报》!你让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给予我与伤病抗争的勇气,你鼓励我活下去、站起来,争取重返社会。你是我教作文时的“活教材”。近二十年,我们天天见面,我就是你的铁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