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新 走在斑马线上,你愿意冷不防驶来一辆车与你抢道吗?到景区旅游,你愿意一不小心就“挨宰”吗?到市民服务中心办证,你愿意排了长队还常常跑两三趟仍办不成吗?还有,你愿意家门口那条河脏兮兮臭烘烘吗?你愿意自己或家里的老人外出跌倒了没人扶吗?你愿意上小学的孩子下午3点50分下课后没人管吗?……遇到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堵心事、烦心事,相信市民都会说“NO”。文明城市创建路上所要解决的,就包括这些日常琐事在内的大小问题。宁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之路,正是市民不断收获惊喜的“获得”之路。 近些年来,宁波各条地铁线路相继开工、相继开通,不少城市公园相继建设、相继开放,这些城市建设硬件工程大大促进了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给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或许许多人没有注意到, 宁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项浩大的工程,某种程度上,比地铁、公园在范围与程度上更广、更深地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生活在一个充满文明气息的和谐城市,可以让人如沐春风。 与修建地铁、公园有所不同的是,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虽说最终每个市民都是文明的受益者,但不同角色,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场合,未必都会自觉自愿地遵守文明规则。比如开车的与走路的,路过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时,许多时候都有“互怼”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倡导礼让、制定规则就显得至关重要。另外,文明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这其中需要一些约束或者强制,但从长远来看,文明教化的威力更加不容忽视。否则,那些因为严厉处罚而被暂时压制下去的文明陋习,“风声”过后很可能故态复萌。 值得肯定的是,宁波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之路上,既有时不我待的紧迫,又有“日拱一卒”的渐进。拿今年来说,2月份提出了未来5年建设“名城名都”的战略目标,开展了公益广告刊播提质扩面行动、车辆停放秩序整洁行动、社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市政设施建设提升行动、市民文明规范养成行动等;7月1日正式实施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宁波首次为文明立法,对于小到走路养狗,大到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引导,对市民反映强烈的违规吸烟、违规养犬、车窗抛物、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进一步达到促进文明行为的效果。而此前进行的“最多跑一次”“四点钟学校”“爱心宁波”“剿灭劣V类水”“礼让斑马线”等诸多政务文明、生态文明、交通文明等建设工程和相关活动,在得到市民广泛认可的同时,无不让市民有存在感、参与感,这也是宁波取得“五连冠”的坚实基础。 宁波的文明之路,你我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作为见证者,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城市文明程度,在一次又一次的“连冠”之中不断得到质的提升;作为参与者,我们也惊喜地发现:尽管在垃圾分类、文明养狗等方面仍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人们对文明规范正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并付诸行动。无论是作为见证人还是参与者,文明之路带给你我的,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