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明海 甬剧,作为宁波文化的独特载体,我认为首先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它包蕴的乡土风情、俚语习俗、人文故事、沧桑变迁,镌刻着宁波这座文化名城的历史印记,映照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气质。甬剧植根在广袤深厚的民族土壤之中,浸润着丰富肥沃的民间文化养料,是一份难得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甬剧在中国戏曲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近两百年左右的生存史。它从“马灯班”到“串客戏”,从“宁波滩簧”到“四明文戏”到“改良甬剧”,直至发展到今天的甬剧。相对于古老剧种,它是年轻的,但它的繁衍、发展,却有着曲折、光荣的历史。甬剧以其独特的音乐、舞美、唱腔、表演等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生动、完美、感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它所独有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与此同时,剧种前行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曾几何时,蓬勃发展、扎根民间的甬剧生态发生了变化,以往甬剧一个剧种在全国拥有几十个剧团的景象,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新娱乐项目兴起,西方文化侵袭,观众情趣改变,甬剧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甬剧大家族瓦解了,现在只剩下宁波市甬剧团一个专业剧团了(谓之“天下第一团”)。甚至,要发出抢救濒危剧种的呼声了。2008年,宁波甬剧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工程项目。 “濒危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某种文化生态的脆弱,同时也显示着某种文化存在的顽强性,也许在大多数类似的文化都已消逝,而处在濒危状态下的某种文化却依然硕果仅存”。甬剧正是在这种濒危状态下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甬剧的一批创作剧目、演员表演、音乐作曲、舞台美术及其优秀工作者,他们创造的业绩,进入国家级褒彰行列,甬剧在中国戏剧界产生广泛影响。而另一面,甬剧在新形势面前,也显现了斑驳、脆弱的隐患,人才流失,市场式微,艺术跟不上群众需求变化的要求……时代要求我们思索,甬剧近百年的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又将怎样地走下去。 我面前的这本《中国戏曲丛书·甬剧》,即是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材料和理论的思辨,对甬剧近200年历史轨迹及其发展所作的一次全景式总结和展望。这是一本有分量有意义的戏曲史著,对甬剧形成与发展、剧目与特色、演员与表演、音乐与舞美以及现状与保护、攺革与创新、未来与展望作了系统阐述,以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甬剧,了解甬剧的特色以及与其它剧种艺术上的区别,让甬剧工作者找到艺术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并制订留住血脉、保护传承甬剧的方略。 对甬剧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渊源变化进行探索,对甬剧今天和明天进行总结和筹划,应该是我们为甬剧事业、为甬剧历史要做的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近六万字的戏曲史专著《中国戏曲丛书·甬剧》,是由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蒋中崎先生完成的。书的诞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当时,蒋中崎先生在做浙江戏剧现状调查,来到宁波,他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宁波地方戏曲的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之中,收集、整理、采集了大量的口述和书面材料,潜心研判、梳理、归纳,终于在1990年至1993年间先后撰写并出版了《甬剧发展史述》《姚剧发展史》《宁海平调发展史著》三部有关宁波剧种的戏曲史著。而后,蒋中崎先生又相继出版了多部与甬剧相关的著作,《中国戏曲丛书·甬剧》是继《甬剧发展史述》后又一部很有意义的著作,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一定会显得日益重要。 戏剧繁荣发展需要有戏曲舞台艺术的各类大家,但也需要有挚爱戏曲、具真才实学的戏剧理论家。蒋中崎先生几十年耕耘梨园,矢志不移,钻研戏曲理论,探索发展规律,且硕果累累,我们向这位戏剧理论家致敬;对蒋中崎先生为宁波戏剧事业作出的贡献,深表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