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 喜欢挑战自己的女儿立志做个理工女,其实骨子里还是个文艺的小女孩。上初中时有一天下了夜自修一进门,就递给我一封信,说:“妈妈,这是我写给你的,看看吧。”我非常感动,写了一篇《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文章,在文章的结尾,我写道:希望有一天,当女儿离家万里的时候,她能寄给我一封纸质的家书,家书中娓娓道来,写满了对家对母亲的思念,而我,也会静静坐在午后洒满阳光的窗下,写下一位母亲的牵挂。没想到,还未等到女儿离家万里,在她只离家180公里的时候,我就收到了她一封封情真意切的纸质家书。 今年8月26日,女儿去了杭州,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在紧张的军训期间,她挤出时间,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千字的家书:写艰苦的军训生活,写如何选课,写药学院的领导来慰问新生,各种有趣的小插曲……我们读着这纸短情长的家书,体会着她无法言说的亲情。等接到她的第二封家书时,我在微信里说:太忙的话不用写信回来,有事电话或者微信好了。女儿回到:我喜欢写信。我说:好吧,想写就写吧,随意。想想也是:现在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快,等待的时间全没了,想象的空间也没了。慢慢写家书,慢慢等家书,享受一下慢生活吧。 最让我难忘的是接到她第三封家书的时候:那天正好我值周,离开学校时夸张点说是伸手不见五指,心情有点糟。一进家门,看到先生做好的饭菜,顿时烦躁的心平静下来。先生说:女儿又来信了!我顾不上吃饭,先看家书。拆开信封,阵阵清香袭来,摊开信纸,是熟悉的问候。逐句逐字,轻轻读来。女儿在家书中絮絮叨叨地叙说:很忙,很充实,学钢琴,学日语,参加各种活动……看完,收藏好,满满的幸福扑面而来。 第四封家书中,女儿说听了“2017年国际化学与生物学论坛”的报告,报告中教授介绍了一种抗衰老的药物,会后孩子马上和做报告的美国教授交流了解该药的有关情况,她决定好好研究此药,好的话就买给我们吃。读到这里我终于坐不住了,孩子这么关心父母,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再不回信就说不过去了!于是N年不手写书信的我连夜奋笔疾书,信里回忆了我当年也爱写信,尤其是刚到海边小镇时,每每孤独了,就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提笔给父亲、给好友写信,倾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信写好了,我担心寄丢了,便先用手机拍下,心想:万一真的丢了,就把这照片发给孩子,让她看一下信的内容吧。家里没信封和邮票,第二天早晨特地请了假骑车到邮局买了邮票和信封,问工作人员:寄到杭州大约几天?工作人员说:五天到一周左右。我心里暗想:这可真够慢的,没事,反正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慢慢来吧。我一直没告诉女儿我回信的事,想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整整过了七天,女儿那边还没动静,我只好告诉她一周前给她寄了一封家书,她惊喜地说:我没有去看过信箱呢,现在马上去看。她飞奔下楼,家书已静静地躺在了信箱里面。等收到了孩子的第五封家书,我再次连夜回信,同时通知孩子注意查收。 我想,以后若有急事就微信、电话互动,没急事的话就慢慢写信:泡一杯清茶,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娓娓道来,享受这慢慢的时光。在一天紧张的工作之余或属于自己的夜晚时间,拿出女儿的家书,捧上一杯红茶,感受家书里的暖暖亲情,是多么幸福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