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涵涵 据报道,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后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过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12月14日《法制晚报》 曾写出《乡愁》等著名诗篇的台湾诗人余光中享年90岁。消息传出,各界人士和媒体通过不同形式表达了惋惜、悼念之情。 尽管海峡阻隔,余光中依然是台湾及大陆乃至世界华人圈都大名鼎鼎的诗人。虽然著作等身,涉猎广泛,文学成就卓著,但普通人还是会看到余光中就想到《乡愁》,读到《乡愁》就想起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一首《乡愁》不胫而走广为传颂。这是作者用心书写的一首诗,更多的读者因为空间、境遇、心绪的转换而赋予不同的含义:是台湾人拂之不去的思乡情结,是大陆人“初识”台湾的惊鸿一瞥;是遥远而美丽、熟悉又陌生的故乡,是永生难忘的华夏印象…… 怀念母亲、遥望故乡,往返于两岸……90年风雨兼程,无数篇妙文华章,从诗集到散文集,余光中乡愁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而“我就是一个中国人”的慷慨陈词,更使他成为乡愁文化的代表。乡愁陪伴无数人走过千山万水,度过孤独之夜,用诗歌的力量抚慰疲乏的心灵,医治漂泊的创伤。 远去的余光中,定格华夏诗人的才华与风骨,从作品到为人,从东方到西方,无不散发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符号,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无法复制的篇章。 余光中走了,他去了天堂的那头,我们仍在尘世的这头。他的离世,犹如一张无形的网,打捞起曾经遗忘的美好。关于《乡愁》、关于诗人与诗歌、关于大陆与台湾、关于中国与世界……纵然隔着一弯海峡,乡愁终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诗歌终是中华文化的“票根”,召唤着我们一起消弭隔阂,圆梦故乡,共兴大业。 岁末冬夜,《乡愁》余音绕梁。我们送别余光中,仰望余光中,缅怀余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