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小店义务托管了不少孩子。 记者 孔玲 摄 |
在余姚阳明街道滨江新村,有个66号小店,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爱心驿站”。76岁的店主宋礽法与老伴开店20多年,不为赚钱,只为服务小区居民。驿站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小到收快递、托孩子等生活琐事,大到社区工作,但始终不变的却是那份浓浓的爱心。 开了20年的小店始终不变的是爱心服务 在长安社区滨江新村小区,有个家喻户晓的66号小店。小店开了20年,店主也从中年步入了老年。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滨江新村66号,见到了正在代管孩子的宋礽法和老伴童阿婆。小店位于一楼车库,一分为二,里间是厨房,外间是小店。货架上的物品并不多,但整理有序。 “这是居民陈女士的女儿小雪,她出去办事了,孩子就由我们照看着。”抱着小雪的宋老伯站在柜台里,逗着孩子对记者说。小雪今年3岁了,小雪妈妈外出进货的时候,就把女儿交给宋老伯和老伴托管。 说到照看孩子的事,来小店取快递的居民史美华告诉记者,儿子上小学时,自己工作忙,常常把儿子托给宋老伯,从来也不需要担心。 在店里柜台的玻璃台板下,压着大大小小的纸张和名片,密密麻麻写着手机或电话号码。“都是这些年来积累下来的,一开始还要查看,现在大多背熟了。” “小店不赚钱,开门营业就是为了服务大家。”说起开了20多年的小店,童阿婆笑着说,店里的售卖品不多,开店根本不是为了赚钱。但是,66号小店早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爱心驿站,早上6:30开门,晚上8:30打烊,每天至少营业14个小时以上,为的就是让居民们找到宋老伯。 好事做了一箩筐 “上月在家里突然晕倒,多亏了宋老伯,才让救护车顺利赶到。”史美华说,自己有头晕的老毛病,当天傍晚刚好病发,摔倒在地上十分危急。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之后,就赶紧让女儿下楼找宋老伯。当时正值下班时间,要不是宋老伯及时疏导小区出行通道,让救护车顺利到达小区,自己就危险了。 小区居民邵阿婆提到宋老伯,也是满心感激。她说,自己搬到小区才四年时间,刚搬过来时,老化的水管破裂了,都是宋老伯帮忙修。一次,还看到他特意花了几百元,购买了一套水管专用修理工具。特别是去年春节,有户居民外出旅游,家里的水管冻裂漏水,要不是宋老伯巡逻发现,及时关闭了自来水阀门,家里还不知被水淹成啥样。 “谁家的灯泡、水龙头坏了,总能看到宋老伯忙着修理的身影,这一修就是20多年。”新城市物业公司主任严忠良评价说,宋老伯把居民的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去年五月,宋老伯因中风入院了,住了十多天医院。住院期间,他特别关照老伴把店门开着。还说不能让居民们找不到人,不急的事就等他出院再说。 社区干部对他赞不绝口 在长安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主任黄红斌说起宋老伯,也是由衷夸赞。她说,宋老伯是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虽说服务大家的都是小事,但居民们早把他当成自家人了。小到生活琐事,大到社区工作,他都是全力以赴。 黄书记介绍说,滨江新村是个老小区,现有居民4500多户,老人和暂住人口比较多。担任社区巡逻队安全员的宋老伯,负责其中一个片区的三四百户居民。记性特别好的宋老伯,对每家情况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社区需要这样的热心居民,多几个这样的长者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工作就更好做了。”黄书记说,从社区层面来说,拉近了社区与居民间的距离。从居民角度来说,解决难题找宋老伯比找老娘舅还管用。在一年两次的“长安好人”社区活动评比中,宋老伯年年成为居民们的首选。 宋老伯说,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这辈子坏事绝不干,但好事一定要坚持。也许是天生性格如此,哪天不管“闲事”会觉得难受。再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小家庭和谐了,社会大家庭就会更和谐了。因此,爱心驿站还要继续开下去。记者 孔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