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拐杖,一个纸袋,这是94岁的童中人出去采访的行头。走在塘溪雁村的山路上,老人的步履匆忙,但是精神矍铄,伴着一边潺潺的溪流声,他朗声笑着告诉记者:“我这把年纪的人,明天说不定就不在了,所以我做事要抓紧一点啊!” 他正在忙碌的是一件公益事——给雁村写村志。童中人是土生土长的雁村人,1924年出生在雁村,1951年去锦堂师范读书,退休前当过40多年教师,同时也目睹了雁村和童夏家村曾经的贫穷和这几十年来的发展,为了让晚辈记住乡村的悠久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美丽的山水,他花了13年时间义务编写了4万多字的《雁村志》,如今他又在修改第二版的村志,预计过年前完成。 记录家乡雁村的历史 雁村(后并入童夏家村)的名字从何而来?雁村的童夏张周刘五大家族的渊源及现状,雁村的风土人情、宗庙与谱牒……翻开退休老教师童中人写的《雁村志》,这些具体的历史故事和渊源,都被工工整整的钢笔小楷字详细记录了下来。 从章水的一所中学退休后,童中人曾被返聘写过章水区的简志。落叶归根,回到老家童夏家村养老后,童老先生最大爱好就是翻翻书,看看报纸杂志,对地方历史、县志、民俗等尤其感兴趣。 “我感觉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越来越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过,让童老先生感到有些焦急的是,不少年轻人对村庄的历史知之甚少,而且村里也缺少一部系统性介绍村历史的史料。 童夏家村是由雁村和夏家村合并而成,雁村坐落在竹木葱绿的赤堇山下,长年流淌的小溪穿村而过,村里至今仍保留着很多晚清和民国的古民居原貌,被誉为宁波的“香格里拉”。 “走过千山万水,最美还是我的家乡雁村山水。”童中人指着祠堂中堂高悬的三百年牌匾“孝思堂”自豪地说:“可惜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了解村子的历史了,游客也知之甚少。”于是,编写一本比较系统地、全方位反映雁村历史面貌和现实状况的村志,成了童中人晚年的一大愿望。 童老感慨地说,编写这本村志,他还有个心愿:让年轻人了解过去的日子多么不容易,从而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当时赤堇山区的山民卖山货,要挑到30多里外的横溪和韩岭去卖,而且路上特别不好走,俗话说:‘童家童半夜,周家周勿睏,童夏家村连夜奔’。那时姑娘们都不肯往我们山里嫁的。” 但毕竟年过九旬,身体也不是很好,编写村志是个系统工程,耗时耗力,而且还是义务劳动,有人劝他不要费力不讨好,但老人还是坚持下来。 “编村志是造福子孙的好事情,也算是为村子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他说。 发现“何婆岭”的地名 翻开《雁村志》的目录: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公益事业等,每个又有细分的小目录,非常详尽。童老告诉记者:“村志上溯明朝,下至今天,前后逾500多年。但因为资料匮乏,知情者寥寥,有些历史疑问考证起来真的不容易。” 雁村位于名人古镇塘溪的最深处,所在的赤堇片的内容更加无从考证,为了寻找一点点的史料,老人搜集资料、翻地方志、寻访村民、跑图书馆……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但是说到收获,老人就开心地笑了。他聊起在《雁村志》的修订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地名——“何婆岭”,现在村里已经没有这个地名,知道这个地名的人也很少了,老人是如何考证的呢? 原来,在1942年的立夏,有四个日本人曾在村里迷路,于是抓了4个当地的村民带路,想回到位于横溪的驻点,在日本人的军用地图上,出现了“何婆岭”这个标记。这个故事也是日本侵华的一个史实,为了详细记录这个故事,老人多方查找,找到了当年带路的村民童美法,把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 他还考证出,每年冬至那天塘溪为60岁以上老人办敬老宴的习俗,其实起自清朝。 镇党史工作人员被童中人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精神所感动,也帮忙多次前往区里进行相关内容的找寻,并将沉甸甸的两本《鄞县志》送到老人手里,助其完成心血之作。 《雁村志》第一版不仅作为村志珍贵档案被镇政府保存,还成了镇分管旅游文化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鄞州区党史办领导也对童中人为家乡编史的善行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今,童老先生又忙着编修第二版村志,他告诉记者:“这次的修改在原来记录雁村的自然风光、悠久历史、经济活动、乡贤名士、民俗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人文历史方面的内容。” 平时,老人还编写了多份童夏家村旅游文化建设简介说明,一有空闲他就到童氏祠堂走走转转,主动为游客和村民讲解村风村史…… 只要天气允许,老人现在还会每天走1公里山路去菩提岭打太极。在老人家的客厅挂着这样一副对联:“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这应该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戴庆来 叶家辉/文 记者 周建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