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妍捷 影片《奇迹男孩》中,小男孩奥吉的成长环境实在是好。家里经济宽裕,支持他完成了二十七次手术,尽管脸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刀疤,但小奥吉因此得以顺畅呼吸,并拥有正常的听觉和视觉,可以与家人流利交流。高档街区的住宅屋里有属于他自己的卧室,里面的装潢全是他钟爱的太空元素:门上是立体的宇航员头像,墙面是充满梦幻的星空系列,甚至连被套都印有宇航员人像。他有爱他的妈妈,甘愿放弃最后的美学硕士论文,做起儿子全职的家庭教师,把孩子培养得聪明懂事,并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他有爱他的爸爸,父子两人会乘着吃饭的时候说说悄悄话,会一起模仿《星球大战》的场景手持激光剑对战。他有爱他的姐姐,从他一出生的时候就不曾嫌弃过,愿意把弟弟当作家里的小太阳。到了学校以后,校长贴心地找来三个孩子帮助奥吉熟悉校园生活,私底下托付他们好好关照;班主任老师则鼓励奥吉发言,拉着他拍班级的合照……镜头下一帧帧平平淡淡的温情家庭生活,于现实生活里大概成了最最理想的情况吧——世界上有多少先天畸形或是身患重病的婴孩家庭,能够支付起高昂的医疗费用从而让孩子得到及时的救治?有多少学校像故事里的小学一样愿意为这群特殊的孩子提供正常的学习环境,还时时刻刻以大人的能力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在看完电影后,我突然明白片名中“奇迹”的含义,其中一定有一部分是感叹幸运女神对奥吉的眷顾:还好有优越的家世环境和温暖的生活氛围,才为奥吉提供了活下来的希望,以及摘下面罩勇敢地迈出进入社会第一步的勇气。 然而人生路上的奇迹,更多时候则是需要靠自己经受心灵一次次捶打后,才能受到成长的馈赠,与孤独不断苦战中接收到生命的礼物。 上学后的奥吉生活是全片的重点,导演的摄影机亦步亦趋地紧贴小男孩和周遭的环境,以跌宕来回的大特写去捕捉他起伏的情绪。最开始的时候,镜头多以朝下的方式对准地面上各色各样的鞋子,那是奥吉初入校园面对异样目光时自我调节的手段,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鞋子了解这个人的生活习惯;偶尔还会出现身着全套太空服的小男孩被人群欢呼簇拥的热闹场景,那是奥吉在幻想开心的地方以此躲避现实的冷漠与不适应。镜头中,奥吉面无表情地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进教室上课,一个人接受体育课上其余同学向他丢球的粗暴对待,从未掉过眼泪。直到实在受不了了,奥吉才回到家哭着问妈妈自己是不是长得很丑。孩子带着哭腔的呐喊,表面上是推进剧情发展的一波小高潮,是导演借奥吉妈妈的口宣扬“辨别美丑”的正确做法,在我看来,更是剧情为主人公接下来的经历铺垫,以此深入揭示出“面对生活中的孤独进行自我救赎”的内核。 当奥吉无意间偷听到学校里最好的朋友杰克,背着自己跟其他同学评说自己的外貌后,奥吉选择不再理睬杰克而重新回到一个人孤零零的状态,那是一种不想跟虚伪的人做朋友的骨气,是一种心底对纯洁友谊的最后坚守。所以当小女孩莎莫主动来到奥吉面前坐下来吃饭,小男孩马上质问是否有人暗地嘱托,甚至劝女孩不要跟自己握手以免“得传染病”。直到再三确定莎莫的真心实意,奥吉才同意交这个朋友。孤独让奥吉对友情更慎重,也更珍惜。 品尝孤独滋味的不止奥吉,还有姐姐维娅。因为弟弟的身体,从小没有得到多少父母关爱的维娅默默忍受着家人无意的冷落,只有好闺蜜米兰达能倾诉。但一个暑假后,米兰达莫名其妙对维娅疏远起来,困惑苦闷的维娅只能通过尝试戏剧表演来排遣悲伤,却意外收获了与贾斯挺的爱情,自己优秀的表演也让妈妈重新注意到自己对女儿的疏远和忽视。 杰克受到奥吉的冷落以后,才终于明白与朱利安这样的小伙伴在一起并不快乐。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知道与奥吉的友情早已超出了一开始校长的嘱托,只是为了不被其他同学嘲笑,他才不得不违心地与朱利安相处。当杰克得知自己对奥吉无意的伤害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跟奥吉同一组做科学项目,再次跟奥吉重归于好,并终于明白了友谊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