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艺术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藏需讲求缘分

——文艺大师童衍方访谈

    人物简介:

    童衍方,号晏方,1946年2月生于上海,浙江宁海人。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唐云两位先生。擅长书法篆刻,亦擅写意花鸟,精鉴赏,好收藏。先后出版《童衍方印存》《童衍方书法篆刻集》《篆刻刀法常识》《古瓦器拓本十二种》《赵之谦铭志集存》《中国画家作品真伪——赵之谦》《宝甓斋集砖铭》《吴昌硕集彝器款识》等。现为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并受聘为宁波文艺大师。

    前日,由天一阁博物馆和童衍方文艺大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的“石鼓墨影——明清以来《石鼓文》善拓及名家临作展”在天一阁云在楼开展。童衍方在开幕式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对时下日益热门的金石、拓片等收藏情况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爱上收藏可以养生

    已经古稀的童衍方怎么也看不出实际年龄,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的年轻与半个世纪的收藏爱好有关。

    除了是著名的金石书法家、篆刻家,童衍方还是一位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收藏鉴定家。“搞收藏享受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收藏是个修炼心性的过程。你在学习研究以及与同好切磋的过程中,既提高了个人的修养和鉴赏的眼光,充实了人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培养了细心认真踏实求真做学问的态度和能力,所以对心态和身体是大有益处的,爱好收藏确实可以养生。”

    上世纪60年代,童衍方拜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唐云两位先生为师。来先生教他书画篆刻,唐先生教他收藏鉴赏。饱览唐云先生所藏的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书画精品以及金石家铭刻的汉砖瓦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濡染让他也爱上了收藏。

    对于收藏的途径,童衍方说:“早年,我购买字画只能通过文物商店、友谊商店、古籍书店、朵云轩,以后慢慢地还包括拍卖行、私下赠予、转让等,有时也会大家彼此交换。”

    尤其是捧出珍藏之物细抚慢品,那是最陶醉的时光,特别是凝聚人缘物缘的美好藏品更是让人难忘。童衍方在新婚时,老师唐云先生曾赠予他吴昌硕81岁时书写的一副对联,让他至今感激不尽。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下,他又陆陆续续收获了好几件吴昌硕的作品,唐先生知道后非常激动,专门给他一一评点讲解。

    自己收藏为了研究和创作

    童衍方说自己是为了研究和创作而收藏,由于专注钻研书道印学,金石家的书画让他如沐春风,直观的借鉴和启发使他受益良多。中国的艺术博大精深,作为后人应认真吸纳前人的智慧,就像写书法一样,要经历临帖、背帖到创作的过程。“书艺之妙,皆在于思。执笔于手,巧悟于心。”

    因此,童衍方的收藏以金石家的书画、西泠百家等为主。金石学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金石学研究涉及文字学、历史、书法、文学、图书学等方面。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但在宋朝和清朝最为发达。宋朝石鼓文的出土和清末甲骨文的发现是金石学的重要里程碑。

    收藏金石家书画的理念,是西泠印社的创始人在1923年提出来的,并在当时举办了一场金石家书画展,展出了元代至清代的200多件作品,受到了诸多藏家的赞叹。

    正因为有这样的收藏因缘,所以童衍方在创作的时候会吸取各方的精髓。收藏在他研究艺术的基础上也是一种磨炼,正如学习的休息,休息的学习。梁启超曾说过:“书宜杂读,业宜精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收藏。

    收藏需讲求缘分

    童衍方有着独到的收藏理念。他觉得收藏第一是得讲缘分,得到或者失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得知超然,失之淡然,才能充分享受到收藏的乐趣。

    中国的历史悠久,古物极为丰富,可以收藏的门类很多,一个人的能力和财力有限,因此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收藏比较合适。比如有人专门收集扇面,有人专门收集册页,有人专门收集地方名家,总之要在财力、精力充足的情况下,依照自身特点去选择。

    玩收藏,必须要有“癖”,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喜欢。童衍方在研究的过程中如发现一些新资料,便会及时记录下来,在适当时间为藏品做一些题跋,留下一个痕迹,或者到积累一定的量做些整理汇编工作。

    童衍方强调,从书本受教的同时还要多去博物馆看实物展览,多到拍卖行接触各类拍品、图册,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逐步摸索。另外,一定要跟对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切记,心态要开放,收藏家只是暂时的保管员,不可能揽尽天下所有宝贝,要量力而行,酌情取舍。

    记者 陈晓旻 摄影 周建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