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一年成效显著

38个乡镇(街道)、7个功能区基本通过验收 发现四种情形将不予公示或取消命名

昨日早晨,雪后初晴,贯穿余姚市凤山街道阳光水岸小区的东江在晨光和雪影的映衬下更显清澈。通讯员 吴大庆 摄

    1月20日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决确定了2018年宁波市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排在了十大实事项目的首位。

    那么,从2016年底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以来,我市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呢?昨天,市治水办通报了2017年度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验收情况,初步确认38个乡镇(街道)、7个功能区基本通过创建验收。

    45个乡镇(街道、功能区)通过验收

    2016年,我市首次提出了全面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目标,并出台了《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基础设施布局、排水管网普查、截污纳管、排污口整治、沿河拆违等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去年,我市全面启动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市共安排剿劣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项目1568个、计划投资175亿元。截至去年11月底,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67.2亿元,全市污水处理能力191万吨/天。

    同时,全市8179个沿河排口整治提前完成,新增污水主干管网334公里,支管网1004.86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1221万方,全市累计发出排水许可证12703份,其中2017年就发出排水许可证3151份。

    去年12月,市治水办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五个验收组,采取台账资料查阅现场检查、水质监测等方式,对2017年度45个申请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乡镇(街道、功能区)进行验收。经验收组现场检查并经市治水办审核研究,初步确认38个乡镇(街道)、7个功能区基本通过创建验收。

    “高”处着手谋划、部署和推进

    创建第一年就取得了这么显著的成效,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宁波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在谋划、部署和推进过程中,我市都从“高”处着手。

    “污水零直排区”是新生事物,尚无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为此,我市高起点谋划,在北仑、镇海、慈溪、海曙等区县(市)进行了先行试点,形成了北仑全域截污、镇海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慈溪涉水行业整治、海曙老小区雨污分流等多种建设模式。

    在此基础上,结合宁波地处水系末端、生态补水少、水质改善困难等特点,最终形成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具体思路。

    建设标准包括五个“全”,即“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村庄全治理”,并进一步细化提出“沿河排口晴天无排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100%,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的具体标准。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范围覆盖所有行政区域,计划五年时间基本建成,其中北仑、镇海等7个试点区域在今年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在推进过程中,我市同样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确定老小区、城乡接合部、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沿街店铺集聚区等八大重点区块,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地区建设项目排污权交易率达100%,健全基层“河长制”巡查制度,实现五级“河长制”全覆盖。

    四种情形将不予公示或取消命名

    市治水办要求,各创建乡镇(街道)要加快推进未完成的工程项目进度,并做好验收组反馈意见的整改,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

    市治水办将于第三季度组织开展复查,待复查通过后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将在报经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正式命名。

    市治水办将按照 “污水零直排区”动态管理的要求,凡发现下面四种情形之一的将不予公示或取消命名:

    反馈意见未完成整改的;排污行为被群众举报并经核实属实且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辖区河道水质出现劣V类水体或水环境问题被省、市媒体曝光的;辖区内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水环境事件的或因水环境问题引起重大群体性事件的。

    需要指出的是,被取消命名的乡镇(街道)将扣回奖励资金,并在全市通报,情节严重的将按照《宁波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处理。记者 林伟 通讯员 王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