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润物“锡”无声

博物馆请孩子们唱主角

小朋友们打锡片。

    本报讯(记者 俞素梅)  寒假开始了,博物馆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昨天上午,在宁波帮博物馆举行的“润物‘锡’无声——传统锡器匠艺文化展”开幕式上,孩子们成了主角,把一场锡器展览变成了充满欢乐和知识的课堂。

    锡器曾在我国民间大量存在。据传宋代有一文人游西湖时想出了“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这样的上联,连大文豪苏轼也想不出下联。这一文字游戏不知真假,但锡器在民间的大量使用却由此可见一斑。昨天展出的锡器有文房用品,包括印盒、笔洗、笔架、水盂等;有闺房用品,包括粉盒、妆奁、刨花缸等;有礼器,包括烛台、香炉、熏炉等;还有各类锡制的酒具、茶具和灯盏、灯台等,共百余件,大多为明清和民国时用品。

    这些展品主要来自瑞安市杨衙里博物馆,也有部分是宁波帮博物馆向市民征集来的,它们并不是特别精致,但每一件锡器都有一段儿时记忆。66岁的镇海居民金珊珍拿来了一对“镴饭盂”,那是老宁波记忆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一种锡器,当年用来盛放年糕片、红薯片等零食,因为这对“镴饭盂”是舅舅亲手做的,金珊珍一直把它们当宝贝似的珍藏着,她还现场向孩子们讲了这对“镴饭盂”背后的故事。

    昨天开幕式的主角是孩子们。他们是通过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报名来参加活动的。在现场,他们不但了解了关于锡的种种知识,领略中国传统器物之美,还体验了打锡片,并为市民“晒”出的家藏锡器投票,连本次展览的展厅大门也是由两名小朋友一起开启的,给一场原本静悄悄的展览带来了不少生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