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挑马兰

    □安殷

    宁波人在采野菜马兰时,不用“摘”、“挖”、“剪”、“采”等字眼,而是用了个“挑”字,就是用剪刀来挑取。

    早春季节,在田野山间,有很多的荠菜、马兰头、野葱。但荠菜已经老了,马兰却是最嫩的时候。

    周日的一个晴暖午后,心血来潮,想去挑马兰,试着找找童年的乐趣。拿着剪刀和淘米筐,先去老家门口的几个田埂边寻找,马兰不多,还常常带着泥。看到前面的小竹林,想去碰碰运气,就进去了。那是一片雷竹林,雷笋还没有长出来,在几根竹子旁,豁然看到一大丛的马兰,运气不错!于是蹲下,左手扳开草丛,捏着马兰的根部,右手用剪刀轻轻地一挑,马兰就在手心了。只挑嫩的,老的幼的都不要。只要不伤着根部,明年还会长出很多来。有人把马兰连根挖到庭院里,也能长成一片,倒是省得去野外了。

    当然野外有野外的乐趣。这里的周边很静,有缕缕的阳光照进竹林,斑驳迷离。鼻尖是马兰和其他植物的香味,耳边传来的只有阵阵鸟鸣声。熟悉的有伯劳、大山雀、斑鸠、褐头鹪莺的声音,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来,好像都离我不远。远处还传来“布谷、布谷”的嘹亮声,那是布谷鸟了,它在召唤春耕呢。转到旁边的破房子时,几只鸟扑哧扑哧地飞起来,倒是吓了我一跳,它们也不飞远,跃上枝头,还在视线范围内,倒是让我后悔没有带单反相机了。但都不管了,还是忙乎眼前的马兰吧。

    背阴的地方,竹叶丛中的马兰最嫩,根部青色,细长,有10多厘米,有时都怀疑手中拿的是否是马兰了,放到鼻尖来闻闻味道,确实是马兰那熟悉的清香味。而在向阳的地方,马兰明显就长得矮壮,根部是红色的。据说马兰有红梗和青梗之分,是光照的原因,还是品种不同?

    马兰的吃法很多,可清炒、凉拌、做汤菜、制馅,甘香鲜美。苏南地区制作的“马兰头拌花生米”,脆柔结合,别有风味。宁波人多是做香干马兰头,或者和雪里蕻咸菜一起炒,加点冬笋丝和肉丝就更佳了。还可以做春卷、包饺子。吃时最好焯下水以去苦味,初食略有苦涩,但香气浓郁,回味悠长。小时候可没少吃这东西,也是在清明前和姐姐两人,拿着竹篮到田间林边,小半天就能挑满一篮。不仅省钱,还饱了口福。

    马兰既是佳蔬,又可入药,具有明显的食疗作用。有人认为马兰的作用与中药板蓝根相似,且在某些方面要超过它。比如板蓝根味苦,而马兰不苦。《本草正义》谓其“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证,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可见是好东西。

    蹲了一会,腿酸了,就两腿轮流着使劲。腰酸了,就站起来锤锤发胀的老腰,看淘米筐也已经满了,回家喽,回家让老妈炒一盘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