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五铢”为何不值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教你收藏古钱

铸行于中原农耕地区(河南、山西等地)的“空首布”。
唐代的船形银锭。

    “白银作为货币,是从我国唐朝才开始的。所以,如果你在收藏钱币中碰到早期的银币,需要小心鉴别了。唐朝之前,白银更多地作为一种饰品,当然,那也是财富。”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周卫荣来甬,给宁波市钱币学会的会员及钱币爱好者们做了一场名为《中国古代货币——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周教授讲了很多古钱币的知识。

    “汉五铢”共铸280亿枚

    周卫荣首先讲解了货币和钱币的关系,两者不能划等号。货币源于饰品和礼品,“人们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作为饰品。金、银之所以能作货币,首先在于古人认为它们是漂亮的、珍贵的。”

    我国古代最早的钱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铲形币,后世又称“空首布”。布,其实应为“镈”,古代类似于铲的一种农具,因“镈”与“布”音相近,后世渐渐称作“布”了。《古泉汇·空首布》记载:“布形类铲,故俗呼铲布,其首中空。”汉代是我国钱币的第一个大发展期,“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平帝元始年间,共铸五铢钱280亿枚,所以在钱币收藏中,‘汉五铢’不值钱,因为量太大了,网上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一枚。如果你想玩钱币收藏,可以从‘汉五铢’开始,因为很容易收集到。”周卫荣说。

    古代为何一直用铜钱

    周卫荣介绍,和西方国家用金、银作钱币不同,我国古代为何长期使用青铜铸钱币?正如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序言中写的,“西汉的五铢钱在清末还能流通”。究其原因,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青铜崇拜密不可分。

    我国的青铜时代在殷末周初达到鼎盛,人们不仅熟练掌握了青铜合金的配比与应用,而且掌握了多种复杂的铸造技术,能铸造各种极其复杂的礼器和实用器,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和精美绝伦的四羊方尊。青铜作为一种理想的合金材料,几乎可以用来做任何人们想要的东西:礼器、酒器、兵器、乐器、农具以及装饰用品等,青铜的价值为社会所普遍认同,并成为众心所想的财富。

    此外,青铜铸币沿用了两千余年,还和我国铜矿丰富,且便于开采和冶炼等都有关系。从西汉的“半两”钱、“五铢”钱,一直到清朝的“咸丰大钱”,都是铜钱。“江西的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马蹄金,那并不是作为流通用的,而是主要用于朝贡、祭祀等。”周卫荣说。

    张献忠沉银完全可信

    白银作为货币,是从唐朝才开始的,“这不仅和唐朝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有关,也和唐朝迅猛发展的对外贸易有关。”周卫荣说。

    唐中期以后,海洋交通与贸易得到更大发展,而丝绸之路上的诸国,皆以白银为货币。当时没有专门的国际货币,时间久了,国人必然接受白银货币,“白银货币化是伴随着其世界货币的属性而来的。”

    周卫荣专门说到了宁波,“明州港就是在唐朝时候开埠的,当时的日本也有大量白银从明州港流入中国。日本物产匮乏,但富产金银,与中国交易,皆用银子。”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唐朝已经开启白银货币化进程,但是直至明代中叶之前,尚未取得本位货币地位。当时白银的货币职能主要体现在贡赋和贮藏。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后,白银才在中国取得了本位货币的地位,不仅用于赋税、贮藏、国际贸易,还用于商品计价和日常支付。“古装戏中,常常有袖中取银两的情节,这要看故事发生在什么朝代。”

    张献忠岷江沉银曾是一大考古热点,古书中记载,曾有一首民谣如此唱张献忠沉银之巨,“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周卫荣认为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明末是中国历史上白银储量最多的时期。张献忠当时掳获了大量的财富和官银。”

    记者 俞素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