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蜀 说来也奇怪,年近古稀,反而更有童心。你看,每年“六一”节时,我们这些老头老太们还在互祝“节日快乐”呢。而从教师岗位退下来的我,对这个日子自然更有亲切感。因为,我曾陪学生度过了太多的儿童节,特别是32年前的“六一”。 那时我教初中。那年“六一”前夕,我想,过了这个儿童节,我所教的初二学生就不再是少年儿童,而是青年了。我们搞一个怎样的活动来纪念他们摘下红领巾的这一天呢?我该怎样让我的学生留下一个有激励意义的回忆呢? 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儿童节。那是1964年的儿童节。作为少先队员的最后一天,我们的离队仪式,由林老师带我们到野外进行。我们对着星星火炬的队旗行了最后一个队礼,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亲手从脖子上摘下了红领巾,小心地折好,郑重向童年告别。仪式结束,我们四散自由活动。不一会儿,林老师吹着哨子又把大家集合在一起。我们惊讶地看见老师身边站着浑身湿淋淋的王同学。林老师激动地对我们说:就在刚才,王同学不顾一切跳进旁边的池子救起了一个落水的小孩。老师说,王同学的行为使我们今天的活动更有意义,希望大家能记住,我们的青年时代就从这一刻开始!那个儿童节让我留下了终身的印象,老师的话更是发人深思。当了教师后,我也常常想,要像林老师一样,把学生离队的一天当作他们一个新的起点。 因此,我让每位学生给他们的家长带去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非常高兴地祝贺您:经过您十几年的教育培养,您的孩子就要告别童年、跨入青年的行列了! 从少年到青年,是人生历程上一个有意义的转折点。为了教育孩子更加热爱幸福生活、珍惜美好青春,我们决定在5月24日下午举行“告别童年”中队活动,回顾难忘的昨天,展望灿烂的明天。为了让您的孩子进一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受到更深的教育,希望您能给您的孩子写一封信,并送一件珍贵而又有意义的礼物,鼓励孩子不断成长……信和礼物将在中队活动时当众开拆、宣读、递交。届时,敬请您光临指导。 未来是属于下一代的,望子成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将来,您的孩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今天,您也一定不会让您的孩子失望吧! 原来我以为不少家长只会应付一下,可是我错了:这一天,1986年的5月24日,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当一个个家长当众拆开包装着的礼物时,他的孩子的眼神是那么的热切,而当孩子们终于看清了父母给自己的礼物时,多数学生兴奋得欢呼,甚至跳起来。这些礼物,有的是学生早就盼望着的,有的则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我记忆最深的是,张同学得到了一支金笔,她父亲说,这是他前些年作为先进工作者得到的奖品,一直珍藏着舍不得使用,现在送给女儿,希望她能事事处处走在前面,成为一个先进青年。作为班长的小张紧紧依偎着父亲,眼里闪着惊喜的神情,微微点头。曹同学拿到了他父亲亲自拟就的一副对联——“千里行成在双足下,万般难解于三思中”,他父亲把对联的内容又细细地解说了一遍,小曹神情严肃地双手接过,深深向他父亲鞠了一躬。他说,他会一辈子记着这副对联…… 当拆开信封,读着父母语重心长的信时,这些孩子显然比往日更加懂事。他们在发言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父母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们给父母倒开水,在接过礼物时向父母行礼,为每位同学得到的礼物而热烈鼓掌。这中间,我看到有的学生眼里还噙着激动的泪花…… 如今,岁月又悄悄地过去了30余年。30多年来,他们中总有人向我提到当年的这次离队仪式。童同学曾来信说,那时他父亲送给他的是一只手表,他当时的理解是,父亲希望他守时。此后几年,他努力做到了这一点。可是后来他又进一步想到,年轻人除了守时,不更应该守信吗?所以这块手表又成了他守信的见证。李同学在QQ上聊天时告诉我,自从那天晚上他在母亲送给他的日记本上写下了第一篇日记后,他的日记就再没中断过。现在他经常出差,行李中必带的就是手提电脑。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宾馆,当他敲击键盘写日记时,往往会想起那最后一次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