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人彪 能见度很好,视野开阔,站在村在,看不远处连绵的山脉俯首入海,海水碧蓝,一点点地褪色,最终淡出在遥远的天际。 第一次听到“村在”这个地名,我心里好一阵疑惑。车子出县城,一路南下,过一市镇,上露天坪,“村在”两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里熠熠耀眼,才恍然大悟。 二十年前,来过一次露天坪,来看一波一波与云流共涌的茶园。但让我不能忘怀的是“露天坪”这个村名,如此蕴溢诗意。试想,偌大的一个山坪,无遮无掩,天高地阔,最好是入夜,夏天,仰望蔚蓝色天穹上密集的星云,星似银钻,粒粒闪亮;秋时,澄澈的月色淡华如水,空蒙若梦,一定是无比的美丽。 今天是第二次来,不料,到的却是村在。 村在是一个以“慢生活”为主题的休闲园区。不大,48个集装箱结构的小屋,简简单单,仿佛一大片温婉灵秀的茶园波浪般地把它们推到临海的崖边,戛然而止。崖下千丈,树绿如瀑,杜鹃的艳红闪烁其间。园区里,游客平台像抽屉一样拉出崖壁,露天的汤浴池、小型的玻璃栈道、凌空的秋千架,都给人以小惊喜。 环顾四周,事物果然都是慢吞吞的。云若锦丝,浮在空中一动不动;对面山峰上高耸的风力发电机,长长的机叶一摇一摆,眼看着转不动了,要停了,但到底还是挣扎着转了一圈,又一圈;蜿蜒的盘山公路上的小汽车,貌似龟行;海上拉网的小船,老半天了,都不见行走,恰似玻璃台面上摆放的一只只模型…… 我知道,“慢生活”不是快的反义,也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1989年,“慢生活”的理念在意大利出现,随即风靡世界,究其原因,是因为其针对崇尚速度、“效率至上”的现代潮流,倡导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一种轻松和谐的健康心态,一种慢节奏的旅行方式。就说旅游吧,当今,流行的“中国式旅游”是重“旅”轻“游”,有的甚至只“旅”不“游”,“永远在路上”,行程两小时,景区廿分钟,一天跑三四个点,将原本是休养生息的闲暇活动“颠覆”成一场超负荷的运动,把自己折腾得累趴。这样的旅游,其实已经与旅行的真正意义和初衷背道而驰。 我十分赞赏那些在事业、在奋斗中匆匆的脚步,但我认为,留意和关注一下天气、身边的花草或者蜂飞蝶舞,那种小清新的感受,是对情感的慰藉,也是生存中自我修复的一种需要。 很多年前,我在一个化妆品营销公司做总经理。中秋的时候,杭州一家商厦的柜组经理邀请我们去满觉陇赏桂花。满觉陇桂花闻名遐迩,那漫山遍坡的桂花树相约盛开,馨香迷漫。村民们在林间摆了桌椅、茶瓶,还有瓜子什么的。我们在那儿呆了整整一天。那是多么安逸的时光,因为不在服务区,我索性关掉了大哥大,读读小说,聊聊天,或者仰首向天,透过错落的树隙看云团沉浮、散淡。小风吹过,任桂花落在额头、脸庞上,醉在桂香里。我多么希望时间就此止步,不再向前!不错,我是总经理,却是打工的总经理,所以,甚于他人的更加深重的危机感、紧迫感时时刻刻追逐着我,纠缠着我,挥之不去。当时那种身心俱累的感觉,真的无法形容。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离开满觉陇的那一刻,我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职场,散慢、闲怠、休养等等都是生活的组成构件,不可或缺。 夏初的村在缱绻怡人。当然,“村在”不止于此,“村在”在山水之间,也在墨香清雅的书卷中,在舒缓抒怀的音乐和歌声里,在每一个使心灵恬静、香息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