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明只拿到3000元贷款,却要还18500元?

高中生小徐落入“校园贷”陷阱

而骗了她的都是20多岁的小年轻 这起案子昨天审理 给旁听的学生们上了一课

    宁波的高中生小林(化名)希望通过网贷凑足自己的艺考费,谁知落入了陷阱——明明只拿到3000元贷款,却被告知要偿还18500元。找办理贷款的人理论未果,小林哭着到派出所报了警。昨天,这起案子在海曙区人民法院第十五法庭公开庭审,海曙区人民法院、海曙区人民检察院组织了50多名大学生、中学生前来旁听。

    “办理贷款,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能自己操作的平台,或个人信息的输入,一定要自己操作。一旦发现受骗,要及时报警,这时候找骗子理论,就像小白兔去找大灰狼一样……”在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王检察官的这番话,让旁听的学生们很有感触。

    案件的来龙去脉

    小林是怎么陷入“校园贷”陷阱的?

    去年11月,高中生小林因为要参加艺考,身上的钱不够,打算去办一笔网络贷款。小林的微信好友——大学生小竺在朋友圈帮人代发过办理贷款的广告,小林就通过小竺找到这家贷款公司,希望对方能帮自己贷款3000元至5000元。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姓谢,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姓杨,一个姓范,都是20多岁的小年轻。事实上,谢某、杨某、范某三人根本不会办理贷款业务,只因为范某的一名微信好友张某是做贷款的,谢某就揽下了小林这笔生意。

    谢某让杨某、范某带着小林去镇海找张某,出发前,他特地对杨某、范某交代:“凭她的资质,能贷多少贷多少,但是钱一定不能到她账上,得打到我这儿来,而且务必不要让她知道。事后我们分成。”

    找到张某后,杨某将小林的注意力引开,范某趁机对张某说:“能贷多少,你就给她贷多少,但贷款下来的钱要转到我账户上,不能让她知道,事后我们分你好处费。”

    为了赚钱,张某一口答应,拿着小林的身份证和手机开始操作,杨某和范某则不断分散小林的注意力。根据小林的资质,几家网络平台共批下18500元的贷款。由于系统延时,15500元钱先到了小林的账户。张某立即将这笔钱转到自己账户,同时删除了小林手机里有关贷款、转账的所有信息。接着,张某将这15500元打入范某的账户,最终,这笔钱转到谢某名下。杨某和范某各分得2350元,谢某拿了9500元,张某则收了额外的好处费。

    操作完毕后,这几个人跟小林说,因为资质不够,暂时没有贷到款。小林失望而归。没过多久,小林的账上多了之前因为系统延迟未及时放贷下来的3000元钱,但她并没有起疑心。

    一个月后,小林收到了平台收取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消息。一看,她吓坏了:自己只拿到3000元,这18500元的记录是怎么来的?小林找到谢某、杨某、范某和张某,但他们都称不是自己操作的,甚至还恐吓起小林。无奈之下,她哭着跑到派出所报了警。

    警方经过侦查,发现了谢某等人的“套路”,立即将几人抓获。今年4月,警方将此案移送海曙检察院审查起诉。

    旁听学生的感慨

    这是一堂生动的社会课和法制课

    昨天下午,海曙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这起案件,50多名大学生、中学生来到现场旁听。虽然案子没有当庭宣判,但三个小时的庭审过程,给这群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课和法制课。

    在被告人陈述阶段,第四被告人张某语气哽咽。他说,自己非常后悔。因为家人生病住院,他急着赚钱,这才在明知这笔贷款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了操作,“我就多贪了400元,却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希望法庭能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三被告人范某也是言辞恳切:“我一开始不知道谢某打算一分钱都不给受害人,等得知受害人的情况后,我直接跟她说了实话,让她赶紧去报警。毕竟,我曾经也是学生……”

    看完整场庭审,在场的学生们都很有感触。效实中学国际部高二的王同学对记者说,“今天的庭审是一次很好的社会课。高中生在遇到和钱有关的事件时,最好还是和家长商量,理性对待。”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大一的白同学告诉记者:“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受害人是高中生,她思想不成熟,缺乏分辨能力。现实当中,很多大学生也缺少社会阅历,受害人的遭遇,给我们提了个醒。”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的学生小杨说,案子的被告人多是大学生或是毕业没几年的,检察官也说,其中有两个被告人是希望能快速赚到钱,从而得到父母的认可,“这种希望获得认可的迫切心态,很多大学生都有。这个案子警示我们,为获得认同感,不能去做违法的事情;家里有了困难,也不能通过贪小便宜去坑别人。”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法官说,如今“校园贷”“套路贷”的案子常有发生,受害人以大学生居多,而犯罪分子普遍年轻化,因与受害人年龄相当,容易取得大学生群体的信任,深谙他们借钱心切的心理,又熟知骗取钱财的最新套路,很容易得手。检察院希望通过这次庭审,让广大学生提高警惕。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马俊 陶琪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