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价廉物美花蛤鲜

    □竺济法

    花蛤,学名杂色蛤,家乡宁海一带俗称瓜子蚶。花蛤呈椭圆形,体长三厘米左右,光滑的贝壳花纹丰富,色彩鲜艳,宛如一幅幅变幻无穷的美术图案。俗话说,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的,花蛤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花纹完全相同的花蛤,犹如人类指纹,千变万化,没有重复,其学名“杂色蛤”名副其实。

    最近在微信群里,看到居住在家乡象山港尾黄墩港的同学说,随着环境保护好转,近年海洋生物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野生青蟹时有发现,一斤左右的青蟹每斤120元,尤其是今年,薛岙港里野生瓜子蚶、毛蚶大量旺发,为多年所罕见。

    这实在是难得之福音!同学的话勾起了我难忘的回忆。1984年,薛岙港瓜子蚶大发,最多时日产十万来斤,我曾作过专访,并于当年10月1日在《宁波日报》刊发《花蛤旺发薛岙港》一文,至今记忆犹新。

    薛岙港地处象山港尾黄墩港中游,两岸青山连绵,港中碧水悠悠,依山傍海。据当地渔民说,花蛤适宜生长在常年不干的港道两边沙质泥涂中,天冷时潜入深涂,开春时钻到表面层。这里的附近海区,数薛岙港条件优越,花蛤蕴藏量十分丰富,但过去人们没有捕捞习惯,花蛤年复一年生长、死亡,当地的渔民只是大批捞取贝壳,用来烧制蛎灰。直到1970年代末期,这一资源才得以开发。如果合理捞捕,其资源依旧会捞之不尽,取之不竭。1984年,可能是天时地利、水温适宜,花蛤清明前后开始旺发,持续到夏、秋季节,当时沿港薛岙、大佳何、建设、黄墩四个乡镇数十个村庄村民投入捕捞,捕捞方法分为三种,有船或竹排的,都在二三米的深港中,用特制铁夹沉到港底,像平原水网地带挖河泥一般,把花蛤起到船上,每条船配两个劳力。每潮能捕捞五六百斤,产量最高的可捕一千来斤;没有船的村民,就在齐腰深的浅海里,用铁钯把花蛤扒到小网兜里,一个潮次一般能捕百来斤;还有一些妇女、儿童,则在港两边的沙滩中用铁片、碎缸爿等刮涂,一般也能捡到十来斤。当年花蛤大丰收,城乡市场价格仅几分或一角左右一斤,价廉物美。

    花蛤肉嫩味鲜,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特别是煮出来的乳白色汤汁,含有多种氨基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据报道,花蛤以及多种贝类软体动物中,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更强。中医认为,蛤肉具有滋阴明目、益精润肺、化痰之功效,尤其适宜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人群。但花蛤等贝类性多寒凉,脾胃虚寒以及痛风人群不宜多吃。

    花蛤食用简便,吃前要清洗干净,并在适度盐水中放养吐尽泥沙。一般有清汤清煮、葱油小炒、花蛤蛋羹等,笔者喜欢清汤清煮,仅放少量食盐即可,蛤肉和乳白色之汤鲜美诱人。花蛤蛋羹滋味亦美。

    清明前后,海洋浮游生物丰富,此时花蛤最为肥美。其次为隆冬时节。中秋前后为繁殖期,滋味相对较差。

    由于花蛤价格低廉,原来家乡沿海没有人工养殖习惯,现在一些虾塘有人工混养。靠海吃海,笔者希望在人工养殖的同时,海洋环境能够日趋改善,善待海洋,善待大自然馈赠,对花蛤等各类野生海洋美味有序捕捞,使之永续发展,造福人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