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江涛(中)带在押人员去体检。通讯员 胡佳晓 摄 |
有人说,看守所工作“看”的是“火山口”,“守”的是“弹药库”。在这里,没有硝烟战火,没有鲜花掌声,有的只是责任和风险。 乐江涛对此深有感悟:“做人的工作是最难的,把抓来的人工作做通就更难。” “这些人当中有初犯,也有累犯,他们年龄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犯罪性质不同,思想也各异。”说起在押人员,乐江涛侃侃而谈。 “未婚的年轻人判刑后考虑前途多;已婚的判刑后担心配偶离异、老人无人赡养、孩子无人照顾或担心爱人负担重、经济来源不足。要教育、感化和挽救他们,就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事而异。”作为管教工作的行家里手,乐江涛总结出不少经验。 等待判刑人员的焦虑,获释人员的喜悦,死刑犯的绝望与留恋,乐江涛见了太多。在高墙之下管教这样一群人,考验自己的不仅是耐心,还有解决问题的智慧,稍有疏忽,后果便不堪设想。 在乐江涛的监室内,在押人员有故意杀人、吸贩毒、走私、网络诈骗、赌博等各类犯人,他每天的工作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同新进人员谈话、开展军事化训练、一日生活制度训练、“三定位”训练等,同时,还要组织学习弟子规、三字经。 乐江涛每天两次进监室,四个监室转一圈就要花去半天时间。当然,化解矛盾,调解纠纷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白天是闲不了的。 乐江涛说,每天从早点名、监室安全检查、在押人员身体检查、学习布置、谈心教育到晚点名,每一项工作流程都要细心实行,并真正用行动去刻画“安全”两个字。 记者在他的笔记本上发现这样一段话:“极其普通的一枚针、一根绳子,在监管场所就是一个事故的警号,极其普通的一次忽视、一次粗心、一次麻痹,在监管场所就是一个事故的导火线。只有按章办事,落实工作制度,才是防范事故的第一道屏障。” 他时刻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自己。 在乐江涛看来,面对背景复杂的在押人员,要摸清他们的底细,让他们主动配合管教工作,时常要上演“斗智斗勇”的较量。这是一个“软硬兼施”的过程,该批评的时候要严厉,要让在押人员知道自己被看管的身份。该表现人情味的时候,自己还要以心交心,真诚相待。 “目的就是让在押人员能勇敢地承认、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乐江涛说。 有一次,他在同一名新来的故意伤害案在押人员谈话时,发现身份证照片与本人不像,照片是多年前的打印照片,比较模糊,但眼尖的他还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经过一番较量,嫌疑人最终承认,自己冒用了同乡工友的姓名,企图蒙混过关,其实自己是一名逃犯,多年前曾在东北因抢劫“犯事”。 管理的对象虽然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罪犯,但乐江涛始终觉得他们也是人,也需要有人去尊重、关心、了解他们。 他的监室内,有的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有的人可能还有潜在的病症,这些,都需要他及时发现。 去年,他发现在押人员吴某在一个月时间内,人瘦下去好多,还经常腹泻,刚开始,看守所医生诊断是肠胃炎,又过了一周,情况仍不见好转,他感觉不对头,马上报请上级,到医院为其进行全面检查,最终确诊这名在押人员肝部长了恶性肿瘤,且已到晚期。根据有关规定,乐江涛连夜为吴某办理保外就医手续。 记者 张贻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