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艺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07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透光影,看懂人心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

    沉 羽

    学生时代,总觉得教授心理学科的老师是那种能一眼看穿人心的高手。因为对于外行来说,这门在国内起步甚晚的学科多少带有些“神秘”意味。常言道“知人知面不变之心”,一般人怎可能窥探得到别人内心的堂奥呢?而这本《看电影学心理学》可说是为一般大众走近心理学提供了一扇方便之门。此书从电影这一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门类入手,通过介绍一部部彰显心理学特色的作品引导读者来穿透光影,看懂人心,理解这个世界上万千世相背后的心理动因。

    就像电影理论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所说:“梦与电影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欲望的满足,看电影和做梦一样,‘本我’也要修饰矫正才能通过‘自我’和‘超我’的检查。”在观影过程中,大家都在释放自己的无意识,并在无意识中进行某种“移情”活动。于是,看电影的过程和心理治疗的过程不谋而合地具有了高度的相似性。《看电影学心理学》一书择取了十四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电影,从周星驰《喜剧之王》中那句著名的“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说起,引出了“你是谁?”的话题,也即心理学中最根源性的“如何认识你自己”的疑问。《老大靠边站》一片则将一位黑社会头目长久以来不愿承认的内心无意识诠释了出来,指出分析整合自身某些所谓“自然心理”的必要性。影片《危险方法》中,主人公本身便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卡尔·荣格。从该片开始,作者介绍起了当今世界上业已形成的各大心理学类别和心理治疗方式。《功夫熊猫》这部动画影片所依据的是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鼓励人们“从创伤中获得成长”。《发条橙》改编自世界名著,讲述了自由意志最终沦为环境产物的故事。广受观众欢迎的《心灵捕手》则展示了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所应具备的几大素质,映射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通过上述影片,作者不仅阐释了“什么是心理学”,也用案例分析的手法解读了心理学中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的基本内容。

    接下来,更富有作者个人好恶色彩的影片出现了。作者并不讳言自己对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热衷,所以他以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影片《另一个女人》为例,引导我们像片中女主角那样认真聆听另一个被生活表象掩住的“真实的自己”。意大利导演罗伯特·贝贝尼的《美丽人生》是在最残酷的环境中展现最感人的父爱的一部经典之作。主人公看上去是在和孩子做一项游戏,本质上,采用的其实是心理学范围内的“意义疗法”,借此深刻论述了苦难和快乐的辩证关系。此外,还有描摹中国式母女关系的《喜福会》,用当下越来越实用的“家庭治疗法”,突出亲情对一个有心理缺陷之人的有效治愈作用。《达摩祖师》是全书所引诸片中的一个异类,它凭借事实反击了“在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的论点。其实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里,很多关涉心理学的内容早就存在并发挥着作用,只不过它们没有被人为提取出来,作为一个相对明晰的学术概念被讨论罢了。譬如“以禅疗心”之法就古已有之。“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外国人不讲“顿悟”,可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相信:心锁顿开方能不惹尘埃。至于最后作者提到的《死亡诗社》与《放牛班的春天》两部电影,介绍的是心理治疗法中带有浓郁艺术色彩的诗歌疗法和音乐疗法。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音乐的神奇之处则在于它的韵律,节奏都能和人性相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于是,我们看诗人兴致起来,便不禁要挥笔创作。音乐也一样,内心的强烈转折和积极震撼往往能促生伟大作品的诞生。贝多芬就是在耳鸣不断、近乎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而歌德又是在听了《命运交响曲》后,有了想要结识贝多芬的念头。

    《看电影学心理学》搭建起的是一座引领普通读者跨入心理学门槛的坚实桥梁。此书之所以能引人入胜,在于它既有电影故事的情节展示、人物评价、内涵分析,还有各个心理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且书中每一章节的后面还有拓展读者视野的知识链接。相对那些艰深晦涩的专业心理读物,《看电影学心理学》一书将知识性和可读性密切融合,描画了一幅生动、鲜活、奇趣盎然的世俗心理画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