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香与咖啡

    □任启铭

    在上海的空间里,似乎装满了咖啡味和文艺范。上海书城如是。我算是上海书城的老顾客了,闲暇经常会去福州路走走。福州路的书店多,大众书局、古籍书店、外文书店,还有论斤散卖书籍的街角店等等,逛了这家逛那家,然每次不可错过的必有上海书城。福州路465号是上海书城所在地,这里靠福州路中段了,书城算是这条路的核心地标。

    在上海书城的二楼右侧角,有一个星巴克咖啡馆。二楼主要售卖文艺书和文学书。咖啡与文艺倒是蛮配的,不知道这是不是老板的小心思?在西方国家的经验里,文学作品是在咖啡馆里泡出来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曾说:“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若是没有咖啡,怕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不知道能不能完稿。记得,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小镇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位于马歇尔大街。在这条街上比较醒目的是它红色的外墙,门脸不大,“The Elephant House”的店招很大,铺满了整个店门和橱窗的上方。就是在这间“大象”咖啡馆,英国作家罗琳写出了《哈利波特》系列作品。

    中国作家没有喝咖啡写作的传统,但这并不妨碍阅读、书籍和咖啡的搭配。上海书城几乎没有给读者、购书者留歇脚的坐椅。于是,在这唯一的咖啡馆,叫一杯咖啡,便可有一个座位,泡上一半天的时光,读一本流行小说或者诗歌、散文集子,也是美事。当然,咖啡馆也不是经常坐满人的,必定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掏几十块钱叫杯饮品。很多读者就在书架间,席地而坐。

    不要以为,这些人中都是穷学生或者小白领,也有些学者、教授,甚至是大公司的高管也这样选书、看书。他们不是缺少那杯咖啡的钱,是缺少时间。节约时间,在书架间穿行,速度选书。若是碰到特别中意的,翻起来就忘了时间,站累了,席地而坐也就顺理成章了。我去书城,偶尔会去咖啡馆。多数情况下,我还是站在书架间或者就地坐下,因为这样阅读效率更高。有时候一下午,我可以翻阅几本书。当然,临走时也常会买一本照顾生意,没人买书,书店岂不关门大吉了?

    说书城的咖啡香,真的不是虚的。整个一二层都能闻到咖啡浓烈又干淳的香味。书城的一二层是开放式的,一楼大厅顶在二层。咖啡馆也是开放的,说是咖啡馆,不若说是咖啡吧。没有什么封闭的遮挡,敞开式的,自然煮咖啡的香味漫溢开来,都能闻到了。读者、购书者也算是得了大便宜,免费饱尝咖啡的香味。书城的空间不小,人来人往,但是我总觉得很安静。相邻的人,只是翻书、选书,无暇斜眼看身边的人。当然了,若是美女在身边,还是会偷偷瞄上几眼的。女人什么时候最美,在书店读书的女人的一个侧脸,可以美翻内心的江海。

    于是,那边的咖啡沸腾了。就近些,似乎能听得煮咖啡的声响。弥漫、撩人,混合着书店新白的纸张的油墨味道,很让人陶醉。赶紧逃出去,以防沦陷了。这时候,最好走上书城的三楼。三楼离咖啡的味道远些。书籍也与文学远些。这层多是社科类的图书。上了三楼的扶梯,正对着直行,是美学、哲学、法学类的书架。这里人相对少些,有深度的世界比较惨烈,有深度的读者也自然要少些。汉译哲学名著《逻辑学》、《物种起源》、《精神现象学》、《基督的本质》……多数人读起来,肯定没有爱情小说的轻松甜蜜感,多少要搔断几根头发,内心苦修一番。那就再上层楼,在那可能会碰到一些名家讲座、签售活动。上了重楼,就当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下楼走好便是了。在上下楼梯时,碰到个著名作家、学者的也就当是平常了。

    好久没去书城了,不知道那个咖啡馆还在不在?想必书城肯定还好吧!虽然现在实体书店经营艰难,不是也有很多转向体验消费、特色经营,活得很好吗?书店还需多些咖啡的味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