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书 最近发现自己买东西总是“一见钟情”,我先是对一件红色的风衣一见钟情,接下来又对一双小白鞋爱不释手,然后我又爱上了一件小外套,价格都不贵,可款式和颜色都是我特别喜欢的,穿在身上满心欢喜,同事们见了,也夸买得不错。 也许有人会说,女人嘛,就是喜欢买买买,所谓购物一见钟情,不就是一种购物冲动吗?这么说也无可厚非,可是,对我而言,在这种购物冲动里面是有很多质的改变,而且是经历了诸多挫折。不如这么说吧,我过去买衣服的满意度是极低的,总是花了很多钱,买来却不喜欢,于是年年换新,总是企图买到满意的,却很少会满意,这样就浪费了不少钱。于是我问自己:到底要什么?为何总是买不到满意的?我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身材不好,所以穿衣服不好看,可是也有人说我身材不错呀,也不算丑。于是我又怀疑是自己笨,没有品味,所以买不好。经过几年的折腾,我的这些购物问题终于得以基本解决,我对自己购物的满意度渐渐可以打九十分以上了,不光是买到的衣服越来越满意,不再需要不断地换新,节约了钱,还感觉自己的穿着越来越得体,这也给了我更多的快乐与自信。 细细想来,从前买衣服的满意度低,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是盲目的。既没有搞明白我适合穿什么款式的衣服,也没有搞清楚各种面料的衣服都具有哪些特点,也没有了解自己的身高、胖瘦、气质适合穿什么风格的衣服,所以,买衣服时纯属误打误撞,一冲动就买。比方说,有一次我看见一件很好看的大圆领韩版大衣,二话不说就买了。买来才发现,我的大圆脸配上这大圆领,脸就看上去越发的大了。还有一次,我很喜欢高跟鞋,就买了一双细高跟的靴子,结果发现,这鞋配上我这短胖型的脚,走起路来脚疼得不行,还很难看。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我才明白,穿着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生活品位,是需要学习的。于是,我先了解我的发型、脸型、气质、身高、性格特点分别适合什么款式的穿戴,再了解自己的习惯、爱好,以及自己的身体特质,比方说我知道自己不喜欢穿衣过于繁琐,买衣服就省去了腰带配饰等;我的关节不好,买衣服就不会买那露肩露膝盖的;我了解了各种衣服面料的特质,知道了棉质、丝质面料的衣服最亲肤,棉麻透气但易褪色,雪纺好看但不吸汗,化纤不易变形但不够透气,皮毛不能水洗,羽绒轻柔保暖但臃肿;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肤色最适合穿红色、白色、粉色,而穿黄色、绿色、橘色之类就很难看,当我在自己心里有了一个谱,便知道了自己适合穿什么面料什么款式以及什么颜色的衣服了,不同的只不过是一些小的细节上的变化。这样一来,逛街买衣服就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要求,再进行各种风格尝试、比较之后,在我的心里便仿佛有了一套自己的设计,无论街上流行什么,不适合我的绝不为之所动,遇不到心仪的宁可不买,而一旦遇上了对眼的,拿来一试,总是八九不离十,穿着好看又舒服。所以,就有了一些一见钟情,而这样的一见钟情,其实也是心仪已久、等待已久、认真选择的结果。 买衣服如此,其他购物何尝不是这样?买之前先了解自己的需要,再了解所买之物都有哪些品牌、各种产品具有哪些特点、价位如何等,寻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再下手,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万无一失。购物如此,对待爱情、婚姻、家庭更是如此,只有先了解了自己的长短、背景、性格特点、需要什么,也了解了别人的品质,知道别人的性格特点,明白别人的需要,不盲目,不错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那样两个人在一起才能走得更长远,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