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玩手机

    □崔海波

    前几天,母亲用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给我打电话,我着实愣了两秒钟。她嘿嘿笑着告诉我说,道道给她买了一只新手机。道道是我的侄子,也就是母亲的孙子。母亲原先是有手机的,百把元一只的老年机,机身小巧,按键上的数字很大,功能简单,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实际上,她只是打电话,不会发短信,手机通讯录里存着的也就我们兄妹几个以及第三代,再加几个亲戚的号码。这些年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前两年我在做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时候,编发过好几条关于老年人“一机在手万事不愁”的报道,但那大都是城里的退休老人,他们可以在老年大学或者社区学校里参加智能手机培训班,像我父母这样的老年农民,能玩转智能手机的不多。父亲明年八十大寿,孙子给他买了个智能手机,但他不感兴趣,也看不惯我们低头玩手机,常常很不解地说:“有什么好玩的?”倒是我母亲兴致很高,在孙子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拍照片、发微信、视频聊天、看天气预报等。

    某日,我正在读书写字,听到手机叮咚一声响,打开一看,是母亲发过来的一个莫名其妙的符号,估计是她在研究新手机了,我为母亲的好学劲头暗暗发笑。老年人容易健忘,刚学过的新知识很快就忘记了。国庆长假,我们去樟村老家小住,女儿自告奋勇地教外婆玩手机。宁波城里的小孩子大都在普通话环境里长大,我女儿说宁波话很不利索,樟村话更是生硬,说着说着词汇量就不够用了,我还得陪在一边时不时给她们做翻译。女儿一遍遍教外婆,表现出少有的耐心,教会一个功能,就让她自己练习一会儿,并附上一句“你随便点好了。” 有一次,母亲无意间点开了抖音,激越的音乐响起,一只公鸡戴着帽子穿着衣服和鞋子翩翩起舞,母亲看得直乐。女儿笑着说:“外婆,你往下滑好了,还有很多很多好看的抖音。”母亲一个个点开来看,不时地开怀大笑,我从没见过她像小孩子般无所顾忌的大笑。

    前几天,侄子去印度旅游,他随手拍的异域风景没有发到大家庭的微信群里,只发给了奶奶。母亲为自己能独享孙子的图片感到高兴,很想回复几句,可是手写太慢,且常常忘字儿,我女儿就教她语音回复。这个还是蛮简单的,她一下子就学会了。

    父亲从山上摘来很多老丝瓜,剥去皮,剪成一段一段的,刷锅洗碗最好用。母亲说,太多了,去年的还没用完呢。我说,我发到“闲鱼”上去卖掉吧,去年6元一根卖掉很多呢。她看着我拍照修图,写商品说明,但没有说要学这一招,估计是自知难度太大,学不会。倘若她想学的话,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教她。电商这玩意儿,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不简单,况且我自己还是一只菜鸟呢。

    此刻我正在写这篇小文,手机叮的一声响,母亲发过来一张图,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我顺手点了个赞。今天一早,妹妹和妹夫去嘉兴送货,顺便带父母一起去走走。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母亲刚刚学会的几招就派上了用场,图片发到朋友圈,孙子外孙纷纷点赞,就像很多年前,他们学会拿筷子系鞋带时,母亲给予他们的鼓励一样。近中午时,母亲跟我视频通话,说是货物已经卸下了,现在去饭店吃饭,下午游南湖看红船。我感觉她像是在做现场直播,即时报道。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身上潜在的新闻意识被唤醒了,年近八旬的母亲也不例外。目前,她的朋友圈里有八个好友,都是自家儿孙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