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童 近日,六旬夫妻在医院门前设“爱心厨房”15年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从2003年以来,万佐成和老伴熊庚香就在江西南昌的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设立了多个煤炉,主要供癌症患者家属炒菜用,而这些患者家属每做一道菜只付费1元钱。这个设在巷子里的简陋厨房,被大家称呼为“抗癌厨房”“爱心厨房”。 11月13日《北京青年报》 看到南昌那条小巷里的凡人善举,有人祈祷“好人一生平安,祝老人家身体健康”,有人却已盘算起:“只提供炊具,每个菜收1元钱,也不少了吧。”照着“1元也不少”的说法,似乎六旬夫妇坚持多年搭建的“抗癌厨房”,其爱心就要大打折扣了?那么我倒要问,既然有利可图,附近别的店摊为啥不一拥而上、纷纷“开灶”呢?15年的坚守,帮助了多少人,温暖了多少心,这种在生命低谷里感受的陌生人的关爱,岂是区区1元钱能轻易换得! 的确,“抗癌厨房”传递出来的善良与坚守,理应获得社会的更大支持与广泛传播。但如何去支持,怎么来传播,可能同样需要虑及和避免某些“求全心态”。透过网上传播的视频,不难发现“小巷厨房”的环境散乱,甚而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由此自然可以揣测,倘若不是有关部门对“抗癌厨房”的功过评估,以及隐隐的体谅,善良老人纵有那份助人为乐的持久爱心,恐怕这个200人开灶的“露天厨房”,也早就“开”不下去了。 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美,也是弘扬正能量的重要方面。对于这种出于老人自愿的善举和修行,外界明里暗里的热心帮扶,比吹毛求疵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