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警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公安创新发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溪口派出所邀请律师驻所参与矛盾调解。通讯员 应伟健 摄

    近年来,奉化公安分局以基层基础优先发展为战略导向,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坚持学习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律师联系派出所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去年10月起,奉化公安分局深化“警调衔接”机制,探索“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做法,保证了调解协议的执行力,同时也为基层警力松绑减负,大大提升了警务实战效能。

    一年过去,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已完成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近90起,其中今年1-9月完成47起,成功率与履行率均为100%,涉案金额10万元以上的案件就有8起,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奉化公安分局开始探索“警律对接”模式,在矛盾双方与调解员三方基础上,引入律师这一第四方介入矛盾调解,确保矛盾调解更具专业性。

    去年12月,两名70岁的当事人卓某和陈某因邻里纠纷,在裘村镇马头村打架,后卓某摔倒致使身体多处受伤。由于双方素有积怨,对医疗赔偿等问题多次产生争执,无法达成调解,导致卓某家属多次上访。

    今年4月,为防止矛盾纠纷升级恶化,裘村派出所深入研究化解措施,以提高调解公信力为突破点,主动邀请联所律师介入调解工作。律师从事件定性、适用法律、处理后果等角度入手,多方面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分析矛盾纠纷对生活的严重影响,赢得了双方理解认可,成功推动双方达成共识,化解了矛盾纠纷。

    “乡贤+警务”“网格+警务”,守护最美乡村

    “乡贤+警务”“网格+警务”……警力有限,但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今年以来,奉化公安分局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防护网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建设活动,全力保障奉城市民的平安和谐。据统计,今年1至9月,奉化区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6.8%,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9.6%。

    大堰镇是浙江省最美乡愁小镇,近年来接待游客数量连年递增,每年游客量超过15万人。而大堰派出所现有民警6名、辅警13名,要管辖这个有着40个行政村的山区大镇,力不从心。奉化公安为此开启了农村地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建立“一村一警助”警务新模式,让“乡警”回归,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一起守护最美“乡愁”。

    大堰镇箭岭村村民王建中是这支农村警务助理员里资格最老的一位,从2015年开始就“受聘”于大堰派出所,3年来他尽职尽责帮助民警解决了多起矛盾纠纷,赢得一致好评。正因有了他,大堰派出所去年开始聘用了15名警务助理员,创新推出“乡贤”警务治理模式。今年以来,他们共协助民警调处一般纠纷160余起,化解历史疑难纠纷11起,大堰辖区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近四成。同时,他们还助力排摸风险隐患区域90余处,协助整改40余处。

    “网格+社区警务”,警网互融守护社区平安。岳林街道共划分成89个网格,社区民警为网格长、辅警为网格助理,配网格员若干名,警务网格员与街道专职网格员结合日常工作互相推送事件清单信息,根据工作需要互派工作任务,派出所接收指挥室公安相关事件12种情形,推送指挥室相关事件13种情形至街道四个台,使各类事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办,案案得处置。

    出租房旅馆式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零跑”

    今年以来,奉化公安大力推行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模式,通过多元建设、分类定策、智能管理,初步实现了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目标,出租房屋发案数、流动人口犯罪数、出租房屋火灾数同比分别下降49.7%、18.5%、17.6%。

    流动人口管理全省“零跑”。从今年7月1日起,符合合法稳定就业类的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不再需要跑去人社局证明,到派出所填表格了。只要动动手指,通过微信就可以等居住证送到自己的手上。至此,奉化公安在流动人口管理上,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居住登记、出租房登记、居住证申领全部“零跑”,极大方便了群众。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应伟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