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爱红) 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将保护成果融入当今社会和当代人的生活,这样,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意义上“活起来”。在近日举行的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宁波的专家和文保工作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创新与传承展开探讨。 北京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原处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王玉伟说,过去,文物部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面是单打独斗的,缺少与其他部门和公众的沟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陷入了瓶颈。文保工作者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分割开了,把保护当成了主要工作而忽视了利用。文化遗产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让保护成果融入当今社会和当代人的生活,是保护利用的最好方式。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成员陈中伟提出,历史建筑的维修要去伪存真、修旧如旧。他说,上海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方面做得比较规范,宁波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 与会专家认为,在新时代,文物工作要进一步突出公益性、实用性、普及性和便利性,要坚持从民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中找寻文物工作创新发展的盘活点,要让老百姓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中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