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记者 房伟)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已进入第四个年头,政策预期的生育势能释放在2016年、2017年达到小高峰后,2018年开始正快速回落。”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许亚南建议,我国应优化服务保障,提升群众生育意愿和能力,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许亚南介绍说,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约1523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5~1.6之间,浙江省出生人口约43.3万,总和生育率在1.3~1.4之间,“这和保持适度生育水平的目标即总和生育率1.8左右差距较大,而且未来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数还将持续减少。” 在许亚南看来,影响生育率有诸多原因,包括生育意愿不强、生育成本高企和生育能力下降等。近年来,婚育观念正逐步发生改变,不婚少育甚至不育的群众日渐增多,我省2017年的抽样调查显示,育龄妇女打算生二孩的比例仅为23.1%。 “育儿经济成本高,时间精力成本大,让很多年轻家长望而却步,还有不少年轻职业女性因担心影响个人事业发展而选择少生甚至不生。”许亚南说,此外,基于现行教育学制的设定、用工选择上隐性歧视的存在等,女性初婚初育年龄正不断攀升,也导致了生育能力的下降。 许亚南认为,我国应该在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生育政策,并推动其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全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切实增强群众生育意愿。 在具体措施上,许亚南建议,增强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不孕不育、高龄孕产妇提供优质诊疗服务,并对部分项目给予医保基金支持;还应加强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母婴设施配置,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并支持社会各界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切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许亚南说,我国还要充分保障育龄妇女在就业创业、事业发展、婚姻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建议国家规定婚假时间由1~3天(原国家劳动部1980年相关规定)调整为7天,并适时推进学制改革,现行义务教育12年学制压缩至11年,其中小学5年,以此缓解女性初婚初育年龄上升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