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连 女儿的婚期定在十月长假的第二天,这是春节里双方家长会面时议定的日子。当时以为时间还长着呢,一晃,四月天在望,得好好准备嫁妆了。 趁着星期天天气晴好,邀女儿一起去布料市场,想扯些价廉物美的面料,给女儿缝制床单被套枕头靠垫。不想女儿接了个电话,公司临时有事需前往,不能与我同行,临走前,女儿给我建议:面料清爽点,不要花花绿绿的显老气。给女儿做嫁衣,当然要迎合她的审美观,称她的心意,我利索地扬手做了个OK动作,代表老妈办事,尽管放心。 扯布料的时候,尽拣贵的上好的面料挑,选了两套带绒的,六套纯棉的,多是条形块状图案,色彩暖而不俗,素而不冷,高贵大气。店老板见大清早来了一大笔生意,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忙着把布剪下来一边告诉我,这个时候扯面料最划算了。年前买的人多,价格高,过了年,淡季来临,店主们一般不再进货,如果再晚些时候来,许多好的面料估计没有货源了。他夸我来对了时候,既省了钱又可任意挑选面料花色,听说我自己会加工,又夸我能干。夸得我喜滋滋的,开开心心付款收货。 回到家,在阳台上支起老式缝纫机。它是我当年的嫁妆,一直陪在我身边,为这个家出了不少力。我拿出一块块上好的布料,先把做枕套的料取好,多下来的做靠垫。床单及被套的料店主都帮着裁下来了,拿出来就可加工。春天的阳光好奇地探进屋内,洒在我的身上,温暖而舒适,抚在一大堆布料上,华丽而美好。我埋头干起活来,老式缝纫机“吱吱呀呀”唱起欢歌为我加油,一口气踏好八条床单,一条条铺在大床上试样、观摩,越看越欢喜,越做越有劲。 不久,女儿回来了。她上来时我正在做枕套,枕套是信封式的,背面留一长口,用二十公分布料叠加在一起缝制,这样封口处不露枕芯,省了拉链,更美观实用。女儿笑盈盈地看着我忙碌,问我是不是做得好有成就感。我起身带她去看床单,娘俩淘宝一样一层层掀起床单,一边小心地折叠好收藏,一边品论面料的质地及花色。当掀到一条中间繁花簇拥的洋红色床单时,女儿说会不会太花了,我说做人总得要活出点花头来,特意扯了一条花的,就这一条,不许不要,妈妈把最美好的祝福做进里面了。女儿笑着,下楼准备晚饭去。 接下来的许多日子里,我利用下班时间,精心替女儿备嫁妆,女儿则自觉地承担起家务活。女儿是个平凡的女子,跟我一样,喜欢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欢躲在厨房里炒菜做饭。曾经,我为她生过气伤过心落过泪,但更多时候,她是我的亲宝宝,给我快乐让我欢笑逗我开心,使我为母则刚,变得强大,有勇气直面人生。过了叛逆期后,女儿成了一个孝顺女,懂事又乖巧,就像这次扯布做床上用品,我说这样可以吗?女儿立即回答当然可以啦,妈妈亲手做的比外面成套买来的不知要好多少倍,经济又实惠,为何不可以?一点没有跟人家攀比的意思。此时,夜色将至,女儿在楼下做饭忙,饭菜香气袅袅娜娜飘上楼来,我忙碌中嗅着菜香,内心特别柔软,仿佛闻到的是家人相亲相爱相互体恤的气味。我知道,这就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作为母亲,女儿就要出嫁了,我心底里有许多不舍,私底下跟老公唠叨过很多次。老公安慰我:“婚房离家这么近,想去了一脚油门的事,别多想了,好好准备嫁妆吧。” 还要准备点什么呢?婚房家电家具都是崭新的,汽车也有了。碗盏茶具早几年托小妹从景德镇带过来,鸭绒被蚕丝被已经买好,棉花是老家妈妈亲自种植采摘的,加工店师傅一看就说这棉花好啊。电饭煲买了个一千元以上的,据说煮出的饭会特别香。新衣新帽,一应俱全。 要么做几双手工毛线鞋吧。 三四年前,从同事小金处学会了做毛线鞋。每年冬天,它们穿在家人的脚上,舒服又暖和,手工做的毛线鞋特别经穿耐用,几年过去了,从鞋底到鞋面,依然九分新。毛线鞋用二至三种颜色的毛线相间编织成鞋面,海绵内衬,牛筋鞋底,鞋面上织简单卡通图案,或两颗心相依,或几朵花嫣笑,成品后,人见人爱。 拆了平常不穿的旧毛衣,变成五颜六色的一大堆毛线,清洗后用蒸汽烫直备用,然后就是一针一线地编织。一双鞋面,零碎时间拼凑起来一星期才能织成,再一个星期,一双精巧细致的毛线鞋才能正式完工。但我不怕费时,就像小时候我抚养她长大,从来没有失去过耐心,这是一份特别的嫁妆,密密针线里深藏着一位母亲对一个女儿的爱和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