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影观众,我们总是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欣赏光影世界里的人物、情节和情感。其实,电影还存在着很多有趣的知识点,了解它们,能让“外行”以相对专业的眼光审视电影艺术。那么我们在谈电影的时候,真正谈论的究竟是什么呢?《电影冷知识》一书从对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入手,为读者介绍了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这一完整的过程。 《电影冷知识》提到了拍摄现场的特点、电影的后期制作、影院文化的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有些内容貌似简单,可若不专门介绍,观众未必知道的。比如“电影是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论断,其实并不准确。当时世界各地有很多人都在尝试用投影机器放映电影,如德国的斯科拉达诺夫斯基兄弟,只是因为他们的影片质量欠佳,此二人才未青史留名。另外,我们知道,拍电影须有电影剧本,殊不知剧本也分种类:有简单的“短句”,提纲挈领的“大纲”,完成了大致剧情的“剧本雏形”;而即便是完整剧本也有“拍摄用脚本”和“贩卖用剧本”之分。观众时常诟病那些结构老套的影片“剧情公式化”,这里的“公式化”源于早期电影对戏剧的模仿,指的是“三幕剧”、“五幕剧”等样式。三幕剧的提出可追溯至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位先哲曾说过:一出戏会有一个开始,一个中间阶段和一个结尾。十六世纪莎士比亚戏剧和十九世纪西方古典戏剧的“五幕剧”对现代电影结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不可否认,好莱坞的很多经典影片,包括今天的一些视效大片,在结构上仍未跳出上述窠臼。 书中最“重头”的一部分内容,叫作“直击拍摄现场”。作者结合现实例子,阐述了诸如“长拍镜头”、“一镜到底”、“强迫透视”、“景片”、“接景”等电影术语,也回答了一些观众不甚了解的趣味问题。比如我们常看到拍摄电影时,有人会拿着块上面记有片名、场次、分镜头号等信息的木板,只有当他用力拍下此板,拍摄才真正开始。这是由于专业电影剧组都是分开录制声音和画面的,后期制作时,才将两者无缝对接。这种对接需要找到“同步点”。拍摄时的打板声,便是人为设立“同步点”的表现。“替身演员”是观众所熟知的,不过很多人可能和笔者一样,只知有一般替身、特技替身和救场替身,却没听说过还有一种不会在影片中出现的“光替”。这种替身的工作是代替主要演员站位,便于摄影师调整灯光的角度、强度和方向,帮助录音师测试麦克风的位置是否能收到人物对白。《电影冷知识》还介绍了影片中常用“血浆”的“配方”。早期假血,用甘油和红色染剂制成。但甘油较贵,会提高拍摄成本。还有用糖胶加玉米淀粉制的假血,恐怖电影《闪灵》中楼梯上出现的血,用的就是这类“血浆”。黑白片时代,鉴于观众反正看不出“鲜血”颜色,有剧组干脆用巧克力糖浆来冒充“血液”,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便是如此。此书还解释了片尾字幕的由来。从前的电影,结束时大银幕上出现个大大的“完”字就成了。现在,像《指环王》等大制作,片尾的一长串工作人员名单能放上几分钟。这字幕的作用,主要就是证明谁参加了该片制作。好莱坞黄金年代,电影里的工作人员全是片厂员工,不用担心自己没有下一部电影拍;但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片厂制度奔溃,电影工作人员要自己外出接活了,而只有在创作过的影片后面挂名,他们才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一部好的电影,最终给予观众的印象如何,和放映该片的影院设备和服务也大有关系。《电影冷知识》少不了也对影院内部操作的提及,其中有个可能不少观众都思索过的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电影院,千篇一律都卖爆米花呢?这事得从美国的大萧条时期谈起。当时百业凋敝,出于谋生需要,影院允许零食商贩来做生意。有个居住在堪萨斯城的寡妇叫茱莉亚·布雷登,她在某影院中设了个爆米花销售点,生意极为兴隆,使得很多影院竞相仿效。而在发现爆米花的收益甚丰后,老板就把别的摊贩全部驱逐,搞起“单一经营”来。爆米花也的确适合在影院出售,它成本低廉,制作方便,吃完了还没壳,打扫也简单。 大家可以将《电影冷知识》看成是入门级的电影艺术读物,也可以看成是供大众窥探电影真实生态的专业作品,还可视为是一本文字轻松流畅的电影趣闻轶事集。总之,不管你是不是影迷,都可以通过阅读此书,从“外行看热闹”向“内行看门道”进行一些转化。 (《电影冷知识》 ,台海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