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京 在众多海鲜中,鳓鱼在老宁波眼里,地位有点尴尬。海鲜的鲜字,一般意义应该是美味,而在宁波人口中,似还有新鲜的含义,如鲜白鳞鱼(学名鳓鱼),这里的鲜就代表是新鲜的鳓鱼,与其对应的是咸鳓鱼。把咸鳓鱼做成“精品”的即为本文要说的三曝鳓鱼。说鲜鳓鱼地位尴尬,并不是说它的味道不够鲜美,而是因为它鱼刺太多,不宜大快朵颐。比较而言,同样美味的宁波几大名鱼类,黄鱼、鲳鱼、带鱼等吃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鲜鳓鱼虽味道鲜美却因鱼刺太多而常被冷落,而三曝鳓鱼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多刺的矛盾。 笔者以为,把海鲜做成腌制品,最初应该是无奈的选择。一网鱼打上来,不能很快卖出去,又无法立马吃掉,怎么办?于是想到以腌制、晒鲞、风干等方法来延长海鲜的保存期。时间长了,慢慢发现经过腌制等加工过的东西别有风味,于是就成了主动所为了。据一些老宁波介绍,五六十年前,镇海区的澥浦渔民或渔行腌制加工的海产品,在沪甬一带享有盛誉,三曝鳓鱼即为当地的名产品之一,相传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三曝鳓鱼何为“三曝”,简而言之就是一条鳓鱼须前后发复腌三次。三曝鳓鱼如何加工?笔者有一位老家舟山的同事,从她亲戚的口中听说过一些细节。据她介绍,“三曝”的大概过程是:为保证质量和鲜度,渔民将捕上来的鲜活鳓鱼,即时在船上进行初加工。其中还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如用手直接抓一把盐,从鱼尾到鱼头逆鱼鳞抹盐,同时还须在鱼鳃、鱼肚里塞进一些盐。然后鱼肚向上排列,一层鱼一层盐地封存,铺上竹帘等,用石头等重物压上。十日后可称为“头曝鳓鱼”。渔船回港,头曝鱼挑上岸后,用类似方法加盐再腌制一遍。不同的是,这次放鱼的容器须用缸或石槽等。几天后有卤汁出现时再铺上竹帘、重物压月余即成“二曝”。将“二曝鱼”翻缸,再加盐,带卤腌渍。过二月则“三曝鳓鱼”成矣!经过这样反复腌制,相比鲜鳓鱼,三曝鳓鱼失重约30%。三曝鳓鱼的腌制是个技术活,过程中有几道特殊工序,据说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秘诀。说起来简单,实则难以掌握,完全凭手法凭感觉传经验。 那么怎样的三曝鳓鱼才算得上品呢?笔者孤陋寡闻,只能从自己食用过的感受来说说了。腌鱼是没什么颜值的,菜场里卖的看上去样子不错、干干净净的,说不定仅是头曝二曝的。老宁波口中的咸鳓鱼分硬鳓和软鳓。硬鳓鱼肉的口感有点“韧结结”,较一般。被视为正宗咸鳓鱼的应该是软鳓。所谓软鳓其实是鲜鳓鱼经过长时间的“三曝”腌制后,鱼肉发生“霉变”(鱼肉已分解成细腻粉末状)。前面提到,新鲜鳓鱼因刺多而不怎么受待见的尴尬,在做成了三曝鱼后似已不是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咸鱼不可能像鲜鱼那样大块地吃。在小口吃的过程中,被鱼刺鲠住的可能性小了,二,更关键的是,因鱼内霉成粉末状,骨肉差不多已都分离,在食用过程中,把鱼刺挑出来要比鲜鱼容易许多,所以对老宁波来说,更乐意接受咸鳓鱼! 三曝鳓鱼应该算得上是重口味的。好这一口的人闻着是异香,然不喜欢的,或者说初次接触的大概会把它归到瑞士鲱鱼罐头一类的黑暗料理,闻到都会不由自主地捏鼻子。以笔者感受,好的咸鳓鱼需霉到脱骨。切开来观之,主骨周围肉呈玫红色,颇有点像奉化水蜜桃核边的颜色,闻之则是香里透着鲜。最上品的当属带鱼籽的,这鱼籽不仅鲜美,而且有嚼劲,口感极佳。 咸鳓鱼可以油煎,但更多的是清蒸。清蒸时,可打个鸡蛋、铺一层肉饼子等。由于鳓鱼较咸,和着鸡蛋、肉糜后,不仅可以互提鲜味,还可以适当淡化盐度,使之更加可口。宁波老话里有“鳓鱼节头尾、灰蛋(咸蛋)吃半边”之说,其含义既有勤俭持家的意味,另一层意思则是鳓鱼很咸,每次切一小段吃就够了。由于鳓鱼的美味,老宁波吃起来往往舍不得有剩余。清蒸的鱼吃完了,碗里剩下的卤汁咋办?放一勺猪油,倒醋少许,撒一把葱花,冲上大半碗沸水,合盖几分钟即可做成一碗鱼汤,揭盖时香味扑鼻,喝起来更是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