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花菜。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
 |
大花萱草。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
 |
金娃娃萱草。记者 崔引 摄 |
前天,收到同事发来的一条“痛心疾首”的朋友圈,大意是:有人随意采摘花坛里的萱草花芽,摘的人可能是把萱草花芽当成了黄花菜,事实上摘的是用来观赏的大花萱草花芽。 你认识它们吗? 首先,必须“义正言辞”地指出:路边花坛、绿化带里的花花草草是不能随便摘的,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不过,对于黄花菜、萱草、大花萱草……除了花色不同,还真是有点“傻傻分不清楚”。 黄花菜?不陌生,一种食材。不过,本地人可能更习惯叫它“金针”。 萱草?即便没见过“本尊”,只要当年读书时认真上过语文课,多半对“萱草生堂偕,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还是有些印象。 大花萱草?听名字,应该是萱草的一种,或许是花开得比较大的萱草。 特地请教了宁波植物研究专家林海伦,宁波市植物园园艺部高级工程师徐绒娣。希望在大咖的帮助下,顺利玩出这局“连连看”。 它们是啥关系? 黄花菜、萱草、大花萱草都是百合科萱草属植物。 萱草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15~18种,我国产11种,在浙江省有分布的有2种。萱草在宁波不算罕见,四明山区一些阴湿的环境中甚至能找到它的原生种。在萱草属植物原生种里,最常见的就是萱草和黄花菜。 至于大花萱草,是经过人工杂交育成的园艺栽培种群。 它们可以吃吗?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在花蕾期可以加工成蔬菜食用,用于经济栽培的黄花菜还包括小黄花菜等。 至于萱草和大花萱草,一般是不拿来食用的。倒是萱草根,经处理后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其实,无论是黄花菜,还是萱草、大花萱草,都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成分,吃后会刺激肠胃和呼吸系统,还会口干、腹泻、头晕。 重点来了:三者所含的秋水仙碱含量不同。 黄花菜,在制成干货,或者经过高温烹煮或者炒制,秋水仙碱就会减弱或者消除;而大花萱草内含的秋水仙碱,则没有那么容易被消除或减弱。 如何区别它们? 黄花菜,花呈柠檬黄色,有淡淡的清香,花瓣比较瘦长,花通常在傍晚开放,等到第二天中午前凋谢; 萱草,花多呈桔红色或桔黄色,不香,花常常是白天开,晚上闭合,一朵花的花期只有一天; 大花萱草,作为园艺栽培种群,花色丰富,颜值较高,花比较大,直径有的可达13厘米到18厘米,还有一些常绿型与一年多次开花的品种。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区别方法:黄花菜一般为野生种,或在菜地里种植,而非花坛中。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