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听天籁

    蟋蟀的叫声,在七月里是从容不迫、优雅散淡的,八月的叫声略为急促,九月里的叫声则是急不可耐了,而十月却是又轻又怯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当蟋蟀响起,我喜欢默默听着,悠悠的心总是回到四五十年前。每当儿时暑假,哥哥带着妹妹们去找蟋蟀。我们或提着水瓢,或拿着手电,在墙角,在草丛,在有蟋蟀声音的地方侧耳倾听,然后蹑手蹑脚地接近声源,或用水泼,或用光照,让蟋蟀暴露,再一跃扑过去,把蟋蟀抓住。如果不巧抓到的是“三枪”,不会叫的,就放了;如果是“两枪”,就把它装到笼子里。这笼子很考究:用锯子把扫帚柄锯下一节,一头空心一头实心,竹节的中间用锯子刻出三条漏空,方便蟋蟀透气,放进蟋蟀后,把空心的一头用棉布塞住,最后,我们用一种小草去撩拨蟋蟀,这样,我们就可以尽情倾听蟋蟀的叫声了。夜晚,当蟋蟀叫起来时,我总不肯早睡,静静地听着这美妙歌声,直到把歌声带到梦中。

    我喜欢音乐,特别喜欢那种舒缓的天籁之声。生命有苦甜酸辣,气候有春夏秋冬,我总是放不下那蛙鼓鸟鸣蟋蟀叫,我觉得这才是最美的音乐,他们是我在人间感受到的最奇妙的东西。那些心灵深处的寂寞、苦难、悲悯,在天籁之声中得以净化、释放、消遁。我领悟到,这大概就是人最本真的爱和灵性吧?而这种爱和灵性,正是源于深藏于人心中的对美的激情。人终究是一种喜欢美好的动物,而大自然的美好之声终究会让我们得以共鸣,融为一体,让我们欢喜无限。

    □冯秋玲

    新居临河,小区内有数个弃用的喷水池,一俟下雨,便有积水。谷雨那天,我倚枕夜读,却心有所期。呱,呱呱,呱呱呱……一声,两声,三声,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如雄壮的队伍敲着无数面鼓,如期而至,似老友来访,让我欣喜不已。我扔下书本,趴在阳台边上,凝神倾听蛙鸣天籁,只听远处蛙音浩浩荡荡、鼓声如笛,近处蛙曲珠落玉盘、圆润悠长,不禁心中欣然,遐思无限。

    “风来了,雨来了,蛤蟆背着鼓来了。什么鼓?花花鼓,乒乒乓乓二百五,二百五!”犹记得儿子四五岁时,有一天上午,我带他在党校附近的河边舀了一瓶小蝌蚪。整个下午,儿子一直在乐不可支地研究观看小蝌蚪,他一会儿把它们舀到脸盆里,一会儿在数小蝌蚪的只数,无奈小蝌蚪游来游去总数不清楚。后来我们用网兜把小蝌蚪一个一个舀到瓶子里,总算数清了。傍晚,我正准备做饭,儿子忽然说,妈妈,我们把小蝌蚪放回河里去吧,小蝌蚪的妈妈要找孩子了。我一愣,本想拒绝,但看到儿子清澈无邪的眼神,忙放下饭锅,带着儿子和小蝌蚪出门了。时光匆匆,当年牵着孩子稚嫩的小手,余温尚在手心,耳边犹回响儿子一路上叽叽喳喳给我讲的那个“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一转眼,孩子已长成了高大英俊的书生了。

    “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问君何以致,天子太平年。”每年立春前后一两天,沉默了一冬的鸟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报春。“春风卷地起,百鸟皆漂浮。”凌晨四点左右,天还是墨黑墨黑的,鸟儿们就东边一群,西边一堆,或独歌,或合唱,或对歌,或唠叨,或呢喃,或怒怼,或急切,或聒噪。其声叽叽喳喳、叽咕叽咕、的丽的丽,“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鸟声婉转流丽,轻灵飞动,构成了美妙无比的天籁之声!每每被鸟儿唤醒的早晨,都是我的音乐会。我静静倾听着,想象着,辨别着,享受着,思绪好像在鸟树丛中飘游,那时候往往文思如泉,有时实在按捺不住,就起身下床,去写下一篇快乐的文字,让自己快乐一整天。

    “朱头青项翅金黄,肉腿如同白雪装,更爱双钳黑似漆,诸虫一见胆魄丧。”说的是秋日昆虫王子的英俊帅气;“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的是秋日大地音乐家的一生;“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曙傍窗间至,秋从簟上生。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说的是蟋蟀引发的情怀;“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朦胧。”说的是对蟋蟀的深深思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