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洛圣地话巩义

□赵淑萍

    在去巩义前,我略做了一下功课。

    巩义,诗圣杜甫的故乡,北宋皇陵所在地。就冲这两点,我更得去了。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颗光耀千古的盛唐巨星,是读书人,应该去他的诞生地朝圣的。

    笔会报到的地点是巩义市宾馆。微信群里巩义的文友已经告诉我们马路对面就是宋陵公园。于是,放下行李,就往公园跑。我进去的应该是边门。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朱红色巍峨宫楼的侧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隐约间有皇家气象。及至走到宫楼的正面,便看到两旁的石刻造像。造像呈对称排列,自南向北,有望柱、象与驯象人、瑞禽、角端、马与控马官、虎、羊、客使、武将、文臣等。我凝神注视那文臣武将,文臣温和,武将也脸圆圆的,甚是敦厚,和东钱湖的南宋石刻如出一辙。有人说,宋朝重文轻武,文化繁盛,人多儒雅而缺乏刚性。确实,这个朝代很多时候都是在和异族议和。看那些石像生,沐风栉雨,经历了千年沧桑,缄默着,也许,所有的烟尘和不堪往事,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忠诚。此时,听到一阵巨响,像开山炮响,于是循着声响一直往南走,原来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一群人在进行“甩鞭子”的健身运动。这鞭子,甩在石地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再往前走,看到一群中年妇女在排群舞。沧海桑田,皇陵遗址建成公园,花木葱郁,为百姓所用。生和死,历史和当下,每天在这里相遇、相对。千古兴亡事,悠悠!

    公园的面积很大,一圈走下来,已近暮色。夕阳西下,苍柏深处鸟语啁啾。风吹动着宫楼上的铃铛,发出叮当的声音,听着,似乎看到一个王朝落寞的背影,同时,又有了几分悟透世间百态的禅意。巩义,埋了北宋七位皇帝,还有诸多后妃和名臣,如寇准、包拯。这宋陵公园,是宋仁宗的永昭陵。

    第二天早餐时,巩义的一位作家说“中国的历史如果缺了巩义这一角,就不完整了。”深以为然。他又说:世人都知乔家大院,因为一部电视剧,但是,我们的康百万庄园比乔家大院强多了。”这话让我上了心。想着笔会结束,一定要去杜甫故里和康百万庄园看看。

    笔会结束,次日上午,独自去杜甫故居。这笔架山下的南窑湾村,让人如此亲切。不知怎么,仰视着那高达10米的杜甫青铜立像,看着那清癯的面容,我眼前却出现了一位聪慧的爬梨枣树的少年,一位跟着祖父在春朝秋夕吟哦的少年;在诗歌展示区,立体雕塑、壁画及幻灯投影等高科技的手段展示着杜甫的诗歌,这些诗歌耳熟能详。边看,边想着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诗人,想着他秋风茅屋中满怀悲怆但仍胸怀天下的情怀和胸襟,想着他听官军收河南河北时那种漫卷诗书的狂喜,更想到他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的诗句。

    再说康百万庄园。车子一过河洛大桥,就觉得视野开阔,一片清朗,心也走向澄明。那山、水已经呈现出峥嵘的气象和秀润的感觉。到了庄园,买了票,进了庄。庄内,葡萄叶葳蕤,月季花娇艳,草坪一片鲜绿润泽,白鸽迈着雍容的步伐在地面啄食。往上看,依山城堡式的建筑,房屋密集,鳞次栉比。这河洛康家始于明代,到清代已经富甲一方。1900年,康家掌柜康鸿猷热情款待了逃难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并捐资一百万银两。慈禧太后一句“没承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被广为流传,并使其有了“康百万”的封号。

    庄园如迷宫,栈房区、中心区、住宅区、南大院,走马观花一路观去,处处是富贵大家的气象,室内的摆设典雅而不华丽、俗气。栈房区,康家的商务总部,各种器物摆放更是井然有序。当年,繁盛时期,庄园内的砖厂、木材厂、造船厂和各种商铺人来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更留意的是庄内的楹联和匾额。印象最深的是“留余匾”,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留余的意思是: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留余”,必有余庆。我想,这大概就是康家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谶语的奥秘所在吧。

    拖着拉杆箱,上石阶,尤其是跨高高的门槛时,得提起来,甚是吃力。却有几位迎面而过的游客含笑问:“你拖着拉杆箱,是不是蹭风水?”对此,我宛然一笑。

    巩义,河洛圣地,才财之地,我真希望蹭点才气、财气回家。才气,经过笔会,已经蹭了一点,这财气么,托他们吉言,如果也能蹭一点,自然是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