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班长的工作室

    □孙建华

    大家催促着。我感觉自己如同被赶着上阵的鸭子,宣纸上歪歪斜斜的字体貌似三只丑小鸭笨拙地走着,又似乎因走错了地方而忐忑不安。最后老班长出手了,看着他龙飞凤舞的签名,同学们啧啧称赞声一片,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班长的功夫远超十年数载了,他从小练习书画,集五十多年的功力厚积薄发,练就了今天的一手好字。随后,他拿出一幅长卷,乒乓台子显小已放不下,那就放在地上。当他缓缓展开它时,同学们拍手叫绝,我们仿佛随着老班长的画笔神游了富春山。

    这幅山水画的布局自右往左纵向展开,画面空间极其自然,脉络清晰,下笔厚重有力,墨随笔出,富春江两岸风景跃然纸上。虽然这幅长卷是老班长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但我们还是震惊不已。

    看老班长写字更是一种享受,只见他下笔行云流水,字体变幻灵动。我曾调侃老班长字比人帅,问他师从何人?他说,自学的。也是,我们这代人兄弟姐妹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不像现在那么重视,都是放养长大的。

    这些年,老班长去过部队,下过农村,当过工人,坐过机关,丰富的经历给了他充足的养料。其实,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资聪颖加上努力执着,定能收获累累果实。

    我相信,这个工作室仍装着老班长的梦想和追求,继续扬帆起航,前有诗和远方。

    老班长,我的高中同学,时任班长。读书时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与我们坐第一排的同学有点距离。有时,他们后排的人站在我课桌边说话需仰视。身高落差产生距离,之间的交流也不多。

    真正对老班长的了解,是从数年前的同学聚会开始的。

    那次在茶馆的聚会,老班长带来了他的许多画作分送给大家。给我的是一张山水画:一条江河穿山而过,一叶扁舟静待河中,两边群山对望相守,近处的山体轮廓分明,悬崖缝隙中斜长出的枝丫清晰可见。整个画面有点柳宗元笔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味道。哎,原来老班长能书善画,这么厉害呀。

    闲聊中,我发现那些坐后排的同学也不高嘛,仅仅比我们高一刨花(一点点)而已。也许是我们长高了,也许年龄变大、心智成熟了,也许阅历增多、眼界开阔了,反正这会儿差距已不复存在。

    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有幸看到了他的更多作品。

    话说刘同学回美国后,我们继续着家庭聚会的形式。四月底我们以“庆五一迎立夏”为由又相聚一起。

    这次邀请是老班长发出的,让同学们去他的工作室小聚。

    给同学们带些什么呢?聚会的前一天,我就忙开了,拿出好友送我的乌饭叶子,浸泡出来的汁水,放入糯米浸着,以备第二天烧煮。一面又将茶叶蛋煮起来,虽然比不上台湾“阿婆茶叶蛋”的用料和口味,但我的用心与前者不差丝毫,文火煮了一下午加晚上,相信我的“年华茶叶蛋”也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第二天早早起来,将黑米饭烧好,我左手拎着蛋、右手提着饭前往聚会点。

    按照老班长的图示顺利找到目的地,已有同学在楼下门口迎候,心中顿感温暖无比,恰如那时的天气——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这是一幢三层楼房,处于小区中心位置,是小区的文化馆,居民的活动场所。我跟着同学径直走上三楼,最里面的一间很大,放着两张乒乓桌,大房间里面还有一间套间,属老班长专用。这里面积不大,功能不少,他在这儿写字作画,过着他的写意人生。同时,又教孩子们学习书画,退休后的生活充实多彩。

    这次聚会,同学们亦带来了许多食物,有鼓楼沿的牛肉包子、兴宁桥的烤鸡、“牛吃草”的面结、亲戚家的乌笋等等五花八门。大家无拘无束、欢声笑语共处小小一室,却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站在工作室门口,缓缓地扫视了一遍:资料柜、书桌椅子、小茶几、单人椅等,看起来与普通办公室没啥区别。忽然,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墨汁香味,哎!这儿有文房四宝。这些可是稀罕之物呢,读小学那会儿我们都用过,现在我们写字敲键盘,连铅笔钢笔也很少用,何况毛笔。它们是工作室的点睛之处,为它平添了几份儒雅。

    只听老班长一声招呼,大家先到外面签个名吧,必要的仪式感还是要的。乒乓桌上已放好了宣纸、砚和大小不同的十多支毛笔。同学们忸怩推让了一番后,才提笔签名,亮出了各自的书法,我发现他们都有一定的基础,个个都写得挺好的。该你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