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7时30分,交警的手臂(上)与记者手臂并排比较。 |
7月25日早晨7时30分,气温直逼32℃。烈日暴晒下,整条马路的地表温度持续上升,汽车尾气夹杂着阵阵热浪扑面袭来,海曙交警大队二中队民警郭志钢穿戴整齐后,正式开启一天的执勤工作。 自从7月1日经修订的《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针对驾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全大市范围进入严管查处阶段,他所在的环城南路与鄞奉路交叉口是其中一个全天候整治卡点。因地处高架桥下方,桥面遮挡了部分阳光,给这里留下一片清凉。可即便如此,不消半小时,郭志钢的蓝色衬衣还是被汗水浸湿了。 当天轮的是早班,他与同事朱宇峰被编到一组,根据安排,执勤时长7小时。对他们这样的一线交警而言,上班时间几乎都在路上。裸露在外的皮肤与衣服遮挡处被晒得黑白分明,这也是每一位民警在夏天的“颜色”。 着长袖衬衣、西裤,脚蹬黑色皮鞋,外穿荧光绿背心,腰间别着对讲机、警务通等重达两三公斤的标配,与过往市民的清凉着装相比,郭志钢这一身装备看着实在厚重。“现在这个时间点还算好,等到上午10点钟一过,桥下面也没阴凉处了。”郭志钢告诉记者,大暑一过,全天最热时能达到37℃,他们以前做过测试,在这样的高温下,地表温度已经超过60℃。头顶晒,脚下烤,只要在路口站10分钟,就大汗淋漓。警服湿了干、干了又湿,真的是家常便饭。 3米开外的岗亭里开着空调,实在吃不消了,他与同事也只是轮流进去休息片刻。40岁的郭志钢正当壮年,又出身部队,身体素质硬,随身不带防暑用品,只有一只容量1升的保温壶,里面装满了从家里带来的冰水。上午9时左右,交通压力渐小,他又回到岗亭倒出一杯冰水,一股脑灌了下去。这就是他最直截了当的解暑方式。 相比之下,51岁的交警朱宇峰更懂得“保养”,因为曾中过暑,天气炎热时他会记得带上风油精、藿香正气丸,也会选择喝热水,因为能把汗水逼出来。 但相比日晒,其实他们俩更怕的是雨淋。“夏天雷阵雨多,雨一停,更闷热,再加上雨衣不透气,整个人就像闷在蒸笼里,汗都出不来,这种时候太难受了!所以,如果雨势不大,我们宁可淋雨执勤,至少还凉爽些。”郭志钢说。 大暑刚过,“烤”验才刚刚开始。像郭志钢这样坚守在交管一线的民警还有许多许多,他们忍耐着酷热,也享受着工作带来的满足。就拿驾乘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佩戴率来说,半个月前这个整治点的佩戴率还只是八九成,经过一个阶段的严查,如今能达到九成五以上。“处罚不是目的,佩戴头盔是发生事故时最后一道安全防线!我们希望交通参与者都能各行其道,遵守交通规则,这也是给我们最好的解暑药。”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高志成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