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艺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片点击

浴火归来 把控自我的人性

——看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

    郁妍捷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里的哪吒形象,并不是我们小时候通过动画片、电视剧熟悉的那个灵珠子转世,会抽龙筋、扒龙皮,又为了不连累父母、老百姓,敢于自刎江边的少年英雄。本片中的哪吒,是申公豹为了打败师兄太乙真人,被恶意调包成的魔丸的脱胎幻化;是留着齐刘海,眼底透着烟熏黑,一嘴豁豁牙的三岁丑娃;是从小被李靖夫妇整日关在布满结界的府邸不得外出,但仍然被陈塘关的百姓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邪恶魔童——传统的哪吒身上那股子反抗父权的斗争与不甘,以及追求独立本我的艰难,完全转变为本片中拥有“魔丸”血统的小哪吒从自身的内在世界里获得力量,来把控自己的人性。

    因此,影片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英雄化的贴着拯救万民苍生于水火标签的苦情励志故事。在哪吒三年的成长过程中,镜头一直聚焦他的日常生活:小哪吒的出场从一团冒着火的肉球开始,熊熊的火团冒着烈焰,咋咋呼呼地朝前来道喜的百姓处滚去。肉球的剧烈活动搅得现场人仰马翻,直到太乙真人抛出乾坤圈将其进行束缚,事态才有所好转,但遭殃的百姓们早已认定这个不祥之物一定会给世间带来灾难。之后的画面里是稍微长大一点的哪吒,他侧卧在院落的墙头,一边隔着结界看着外面的世界,一边用低沉的嗓音念叨着自创的打油诗,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而他随口一句“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的自我描述,也在满院破缸断木的狼藉场景映衬下,呼应了当时自己如“混世魔王”一般不讨喜的身份。母亲殷十娘终于得空来看儿子哪吒,陪他玩踢毽子的游戏,天生神力的他却完全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力量,飞旋的毽子不仅将十娘踢进墙壁,更将一起陪玩的将士们踢得鼻青脸肿。有时候,哪吒还会骗过大门口把守的结界兽,偷偷溜出去对全城的百姓进行恶作剧。银幕里的他十足像个黑帮里的小痞子,左摇右晃地走在街上,慢悠悠倒数着十个数字,表面上是给予大家足够的躲藏时间,其实他早已对大家的藏身之处烂熟于心,只等时间一到就去现身吓人,引起大家的一片哀嚎。他甚至还会假扮城中的孩童,将一群小孩耍得团团转。好不容易,太乙真人将哪吒带入了“山河社稷图”中传授法术,但这个聪明又调皮的顽童却几次三番用火捉弄他的师傅……表面上,魔童哪吒的顽劣细节被刻画放大,但慢慢品味后不难发现,其实社会里的不友好和如何处理人生中的偏见才是这部动画片着力表现的部分。影片先把每个阶层的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真实社会中的“人”,正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重现。

    陈塘关的百姓是社会大多数人的缩影,他们跟着社会的大势随波逐流,不太在意偏见带来的杀伤力。在他们心里,妖就是妖,为祸人间;坏人就是坏人,十恶不赦。这种“社会人”看待事物的固执感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正确判断。所以当面对才学会偷溜出门的小哪吒,他们是惊恐的,是惧怕的,哪怕哪吒从来没有伤害过人,他们也唯恐避之不及。只有不谙世事的纯真孩童愿意跟哪吒接触,却还是被家长武断阻止;几个更激进的少年自诩着斩妖除魔的正义,对小哪吒扔鸡蛋、菜叶和泥巴,不过是宣泄着自己的厌恶之情。而龙族太子敖丙明明是好心救下百姓,却因为自己龙族身份的暴露,被世人恩将仇报。

    哪吒的“恶”很大一部分原因应当归咎于这些平民心中所谓的“善良”,是他们不问青红皂白对“恶”的片面定义和执拗的认同,让哪吒索性自暴自弃——“你们都说我是妖,那我就当妖给你们看”。另一主角敖丙的“黑化”转变,又何尝不是受了百姓们对妖族偏见的影响:体内藏着灵珠的他,从小就温文尔雅,在师傅申公豹的教导下习武修行,只为造福一方百姓,却因为自己头上特有的龙族犄角,不得不蒙面示人;但为了保全龙族的安危,在敖丙的真面目被世人发现后,面对喊打喊杀的百姓,他还是选择听从师傅的教唆,从海里唤起四根水柱,凝成冰面和冰柱,准备活埋陈塘关。申公豹虽然坏事做尽,但究其初衷,不过是因为自己是豹子精修炼成仙,渴望与其他人类神仙获得同样平等的机会。

    所以,如何把控好自己的人性,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在影片中显得非常重要了:哪吒遭到百姓的欺负和打压,但除了有些过分的恶作剧,却从未真正出手伤过人。为了能让百姓对自己的印象改观,他甚至学着救人的英雄去海边抓作恶的海夜叉,帮师傅救下爹娘,规劝敖丙回头——他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学会了把控自己人性中的善与恶,没有堕落成魔丸。错了一步的敖丙在最后一刻还是念着与哪吒的友情,为他撑起自己的万龙宝甲,用自己的生命跟他一起抵挡天劫,他终于明白“善”是他一直坚守的。百姓们见到哪吒舍命保护陈塘关,最后放弃了成见,下跪感谢他的恩情,他们的良心还未泯灭。

    主角们共同经历的那些事情算不上有多少戏剧性,但结局带来的快感和痛感却是激烈的,人性在大庭广众下被碾碎。与其说影片在表达寻找自我,不如说是教会我们要自己选择“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选择自己的人生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