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谭观点 杜 浩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公布,梁晓声的《人世间》位列其中。 梁晓声说,“听到这个喜讯后,我比较平静。因为这是我的一个情结,是向现实主义致敬的一种写作,也是向民间生活的一种致敬,更是圆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 这些话,可谓说出了梁晓声几十年来文学写作的理想和追求。 迄今为止,梁晓声已创作了超过1000万字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了很深的痕迹。 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熟悉故乡的历史文化以及现实生活,尤其是基层民众的生活,他更是感同身受。在《人世间》这部作品中,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小说书写了周氏三兄妹的奋斗和选择,其中既有他最熟悉的家人和朋友的人生轨迹,也有哈尔滨50年来的发展变迁。他从自己熟悉的城市基层生活写起,然后一步步发散到社会的其他阶层和人群,勾画出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 有媒体评论说,“这是一个重要作品,不仅因为是梁晓声写的,不仅因为篇幅长,而是小说有力地刻画了时代变迁,尤其是时代变迁中的人物,他们一再向我们发问:人可以是什么样?人应该是什么样?那些人,那些精神形象,是立得住的”。 梁晓声说自己写《人世间》,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向现实主义致敬。他要通过他笔下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物,传达他对社会的感知和愿望。“文学应该有能力温暖这个世界”,所以,“我既写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也写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通过‘应该怎样’,体现现实主义亦应具有的温度,寄托我对人本身的理想”。 梁晓声的《人世间》,共计一百十五万字,前后经历了八年的写作时间。 这么厚的一套书,在这个视听时代,会有人读吗?有朋友提醒梁晓声,最好只有二三十万字,写那么长谁看呀?梁晓声回答:“《人世间》是我对家乡的文学汇报,是对家乡50年历史做一个小结。最主要的,我要用笔来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画一组群像,在书中呈现出我所熟悉的哈尔滨人的样子:豪爽、仁义。”就是要把《人世间》写成“一部背对市场的作品”,“畅销不是写作的唯一目的”。 如今,可说是一个“畅销书”流行时代。文坛上,一些作家的写作愿望,是当畅销书作家,当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他们的文学意识、精神意识,被市场意识、自我宣传和商业文化包装所取代,作家的文化身份、人格特质向商业作家、市场人格角色转变。这些畅销书作家,把为市场写作、为畅销写作,作为最重要的参考点。 梁晓声曾说过,他知道怎样的作品能够获得商业化的成功,也知道加入什么元素、怎么操弄能写出畅销书,但他不愿去迎合市场。“越写年纪越大,写到70岁的时候,还想着我这本书应该怎样写,人们到底喜欢看什么,我加进哪一些他们更喜欢看”,不觉得自己太悲哀了吗? 梁晓声秉承他坚守的文学创作原则,跟金钱的关系远了,写作当然就变得很纯粹了。《人世间》是要“写更多的他者,给更多更多的人看。尤其要关注那些容易被社会忽视的人,此时的作家应代替更多更多的人的眼,如同社会本身的眼——此即文学情怀之一种,很重要的一种”。要“通过人物写时代。将时代与时代演进的过程较可信地呈现了,则史性一定程度在焉”。《人世间》中的人物,“写他们是文学的本分”。梁晓声认为,“我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恩式的写作、回报式的写作。所秉持的理念,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使我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看中国,使我更愿在心性上向自己笔下可敬可爱的人物靠拢”。 透过《人世间》,我们发现,梁晓声的写作为什么“背对市场”,就是因为他有一种永远不变的“文学情怀”,就是因为坚持“文学的本分”,坚守作家的责任和社会担当。 梁晓声写作《人世间》,是要“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文学致敬”。那么,我们作为读者,不仅该向《人世间》致敬,更应向梁晓声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