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张“全家福”

    □许国华

    “咔嚓”一声,四世同堂的欢笑定格在彩色胶片上。这是1989年新春,我们全家八口欢聚在一起,拍下的第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那一年,我结束了上海的技术培训,回到了家乡工作,还带回了在上海攒积半年工资买下的海鸥KX型傻瓜相机。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时尚新潮的稀有产品。

    “自家有了照相机,可拍‘全家福’了。”奶奶的建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是该好好拍张“全家福”作纪念了。一是家中“添丁”了,哥哥与嫂子结婚,有了可爱的儿子,奶奶也顺利地抱上了重孙。二是居住条件改变了,住宅从砖瓦平房新翻建成了楼房。

    取景框中,奶奶居中而坐在藤椅上,前面站着刚蹒跚学步的重孙,父母围着奶奶左右而坐在角排凳上,我们兄弟仨站立在后排。烫着时髦大波浪式发型的嫂子则一脸灿烂地依偎在哥哥身旁。背景自然是新建楼房的窗台前。

    胶片冲印出来了,一家人兴奋地相互传看。奶奶看着看着,忽然眼角淌下了几滴眼泪,触景生情地对我们兄弟仨说:“要是你爷爷还在,这张全家福就更圆满了。”

    奶奶的一番话,勾起了我们对往事的追忆。爷爷是1979年离世的,一转眼,已经走了十年。尽管那时已经有了照相技术,但节俭的爷爷舍不得奢侈地拍张照片,只留下了一张民间艺人画的碳素画像。那时,更不用说拍张记录一家人影像的“全家福”了。

    从爷爷离世的1979年到我们拍摄第一张“全家福”的1989年,短短的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因横河拆迁而建的砖瓦平房,又翻建成了五上五下的楼房,在乡镇企业当领导的父亲开始向邮电部门申请安装电话,开始进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时代。

    第二张“全家福”拍摄于1999年春节。那年,父亲六十岁,刚从乡镇企业领导岗位退休,我们兄弟仨业已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家庭人数也增加到了十二人。拍摄的背景依然是乡下楼房的窗台前,

    我的相机早已换成了美能达X700胶片单反相机。配有长焦的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我设置了自拍功能,然后从容地走入预留的位置,“咔嚓”一声,照相机自动拍下了这一张“全家福”。

    胶片冲印出来,奶奶乐开了花。照片上的一家人,儿孙满堂,快乐融融。三个如花似玉的孙媳妇,成了照片的最大

    亮点。我们兄弟仨各自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都有了可爱的下一代。大重孙韬韬已上小学,二重孙杭杭上了幼儿园,重孙女钰琪尚抱在怀中牙牙学语。

    “放大一张吧,配个镜框挂在墙上。”奶奶吩咐道。

    此时,拍照背景的楼房已成我们的乡下“老家”,只有奶奶和父母三人居住,我们兄弟仨都买了商品房,居住在城镇,成了“街上人”了。奶奶看着放大的“全家福”,时时想起不常回家看看的我们。

    “今年是我和奶奶的本命年,再拍张全家福纪念下。”哥哥建议道。2013年,农历癸巳蛇年,奶奶97岁,哥哥49岁,生肖都属蛇。我们一家十二口又在乡下老家的楼房前,拍摄了第三张“全家福”。

    此时的相机已是佳能数码相机。进入数码时代,摄影不再像胶片时代那样小心翼翼,生怕浪费胶片,可以随心所欲地摁快门,拍摄的效果可立即在显示屏上观看。

    我从五张照片中挑选了一张较为满意的,在电脑上设计制作,打上了“癸巳新春‘四世同堂 福寿拱照’合影”字样。扩印了一张二十四寸的照片,挂在乡下老宅的堂屋墙上。

    合影上的一家人笑容满面,奶奶高寿97岁了,孩子们也都长大。韬韬在加拿大留学,杭杭上大学了,钰琪也读高中了。乡下的楼房,已成了我们怀旧的“老宅”。我和哥哥都将原来的商品房卖了,在镇区各自买了一套连体别墅。

    奶奶时常用掸帚小心翼翼地抚去镜框上的灰尘,望着那温馨的“全家福”,脸上不时流出幸福的微笑。这三张“全家福”,成了我家一份珍贵的家庭档案。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岁月留痕的美好回忆,是值得珍藏一生的精神财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