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都冷静一下,听我给你们分析……”镇海招宝山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内,调解员老何正在为争吵的双方进行调解。这位“调解专家”接手调解不到半小时,争执双方的怒气就消了下去。 分工明确,调解效率更高 说起老何,镇海人都会想起那张笑呵呵的面孔。老何全名叫何平,是招宝山派出所的老民警。2011年3月,招宝山派出所成立“治安调解室”,刚退休的何平欣然接受了治安调解员这个职位。9年来,他在调解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为所里的治安民警减轻了工作压力,还获得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2017年,全面改造后的调解室扩大了办公区域,增加了家属等候室和全方位视频监控,放置了以“和”为理念的宣传提示。为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能力强大的调解队伍,派出所还在人员组成上精心搭配了老倪和老李两名持证上岗的人民调解员及一名驻所律师。 一般需要调解的案件首先要进行移交和登记。在初步了解情况和当事人诉求后,“老何”团队会进行详细阅卷、走访、分析,随后约当事人进行调解。老何负责当事人的调解,老李是女同志,针对女性当事人扮演“知心大姐”的角色。结束后,老倪负责对案卷进行整理、移交,老李则对相关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整套流程下来,团队的工作量虽然大了,调解效率却更高了。 调解的关键是把握纠纷的起因 因为安装雨棚的问题,住在楼上楼下的两位邻居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扭打在一起,一路闹到了派出所。 “不行,她把我打伤了,我必须打官司!” “你还好意思说,都是你挑起来的!” 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肯让步。老何主动倾听,仔细找出矛盾根源,并理性劝说双方,打开双方的心结,再以法为据,告知双方,扩大事态会对双方生活产生影响。 “我晓得两位有不良情绪,调解就是在帮你们,要真闹到法庭,到时候可就只有冷冰冰的判决了。大家都是邻居,谁都不想这样对吧?”老何动之以情。 经过反复劝解,两位邻居最终都退让了一步。 调解免费高效,既节省了当事人的成本,也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老何说,纠纷调解不是和稀泥,关键是准确把握矛盾纠纷起因,分析谁对谁错,错在哪里,各自占比是多少。 总结出“早、情、恒、法、和”调解法则 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法律知识和政治素养,老何不断总结、探索调解技巧,率先提出了“调解优先、调解也是执法、调解也是服务”的工作理念,提炼出了一套“五字”调解法则——“早、情、恒、法、和”。“早”,即事前评估,提早熟悉案情;“情”,就是要耐心倾听,以“情理”论“案情”;“恒”,便是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每次调解;“法”,讲求“礼法”和“遵法”相结合,调解不忘普法,减少事情反复的可能性。老何强调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和’,不管是怎么样的人际关系,都要以和为贵。” 如今,“五字”工作法已成为了“老何调解室”的核心工作理念。 2011年至今,“老何工作室”一共调解案件1300余起,平均每年调解案件170余起,连续5年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调解成功后的执行率、签字率和群众回访满意率均达100%。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林炳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