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又称“海曙楼”,是宁波市古城楼建筑的唯一遗存,位于中山西路公园路口。自唐建成以来,鼓楼屡次毁建,现存楼阁建筑为清咸丰五年(1855)巡道段光清重建,1989年重修。 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州治从鄞江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子城为衙署办公和州官居住之所,百姓则散居在子城外。子城中轴线上的南城门便是鼓楼。 鼓楼,初名谯楼,即古时城门上的瞭望楼。元人陈孚笔下的“谯楼鼓角晓连营”,说的就是此处。 宋朝,传说高宗赵构在宁波鼓楼躲过了金兵的追捕,鼓楼被追封为“奉国军楼神祠”,也称“奉国军楼”。明万历年间,奉国军楼毁于火。万历十三年(1585),宁波太守蔡贵易重建鼓楼,取名海曙楼,取“海定波宁、沧海为曙”的典故。 1930年,救火联合会呈请市政府租赁城楼全部房屋,在木结构建筑中间建造水泥钢骨正方形瞭望台,置标准钟一座,四面如一,用于报时,亦可报火警。 现存鼓楼城高八米,拱形门深十米,宽五米,石砌建筑,东北设有踏道。楼阁顶层檐下有一牌匾上书“四明伟观”,二层檐下的牌匾上题“海曙楼”。2011年,宁波鼓楼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1月19日,作为中山路沿线精品化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修缮一新的鼓楼与市民见面。此次修缮出于保护目的,对墙体青苔、杂草和攀定植物进行了处理,并改善了排水系统,夯实地基,减缓雨水渗漏,灯光亮化以及内部展陈、活动场地的布置装修亦有改造。修缮后的鼓楼,成为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展示交流的主要窗口和文化活动阵地。 位于鼓楼东侧的永丰库遗址,是一座宋、元、明时期大型衙署仓储遗址。前身为南宋官府粮库“常平仓”;元代改称“永丰库”,“差设官攒,收纳各名项断没赃罚钞及诸色课程,每季解省”;明代更名“宏济库”(由平准、永丰二库并为一库)。 2001年、2002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遗址保存完整,布局清晰,系首次发现的我国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仓库遗址,为宋元考古提供了重要实例,也保存了一处无可替代的宋元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历史遗迹,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遗址公园正式建成,对外免费开放。2016年3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的部署,永丰库遗址入选申遗预备名单。 中山西路上的天宁寺塔,亦称咸通塔,建于唐咸通四年(863年),其塔砖右侧有“咸通四年造此砖记”铭文。后天宁寺被拆,仅留古塔。 唐天宁寺前原有东西双塔,现存者为西塔。该塔共五层,底层略高并开有壸门,以上塔身逐层收缩变小;每层四壁均设有供奉佛像的龛,四周用砖砌叠涩檐,出挑密度0.7米左右。塔身古朴庄重,没有柱、枋和斗拱,每层覆以层层密叠的腰檐,是我国长江以南现存的唯一唐代密檐式方形砖塔。由于该塔比较矮小,又形似乌龟,俗称“乌龟塔”。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孙国玲/文 记者 张培坚/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