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匠之手”特展展出的木作工具。 |
|
展览现场的斗拱。 |
为期约两个月的“哲匠之手——中日建筑交流两千年的技艺”特展将于11日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落下帷幕。该展览由保国寺和日本神户竹中大工道具馆联合举办,为“2019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系列活动的第101个项目,也是传播至日本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省亲”之旅。 自东汉以来两千年间,中日交流始终未曾断绝。海上丝绸之路鼎盛的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传入日本,经过交流融合,两国建筑文化有相似之处也呈现出不同风格。那么日本和海上丝路起航地之一的宁波到底有怎样的渊源?记者帮你梳理一番“哲匠之手”展览期间举行的中日传统建筑学术座谈会上专家们的观点。 保国寺大殿 是中国古建筑的样本 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从事建筑史学研究60多年,也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首席学术顾问,她表示,南宋时期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伴随着海上丝路,对亚洲特别是东北亚的文化和商贸交流活动逐渐增加,也使得建筑文化得到了传播。 郭黛姮说:“保国寺是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样本,大殿的有些做法是《营造法式》中提到的孤例,也影响了《营造法式》的编撰。”据她掌握的资料,保国寺使用的斗拱等级较高,藻井最有特点,而且藻井所用的弧形构件是最早用水湿压弯做法做成的。 在郭黛姮看来,宋代时中国的建筑深受日本人推崇,随着中日商贾、僧侣等往来频繁,两国建筑文化和技艺交流甚多。日本国内现有诸多木构建筑文化遗产,是按照中国宋代法式的规模和技法建造的。 在寻找日本建筑的例子时,郭黛姮发现镰仓的圆觉寺舍利殿与中国宋代建筑非常相似,主体周围有廊,底层五台阶,上层是大殿,斗拱和保国寺有很相似的地方。“我觉得在特别具有创造精神的宋代建筑当中,保国寺是最典型的代表,它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的交流。保国寺大殿也如同一个文化使者,从中国的古代走来,又将现代人联系在一起。” 日本文物保护修复专家鸣海祥博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京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东福寺的一些建筑结构和保国寺几乎一样,这是中国古建筑影响日本的实证,建于13世纪的东福寺很有可能就是从保国寺学习了这种建筑结构。”他说。 框架锯和平推铇是两个革命性工具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李浈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科研,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研究是他的专长。他说:“中日古代都有高明的匠师,都留下珍贵的遗产,他们使用过的框架锯和平推铇是两个革命性工具,对传统营造、建筑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浈认为,南北朝后期到隋末唐初,中国工匠发明了框架锯。他在唐代文献里找到了明确的记载,中国能够解木的锯只能是框架锯。“放大《清明上河图》就可以见到铇和框架锯,西夏壁画中也有框架锯。” 李浈认为,宋代以后框架锯的形制已经比较成熟,使用方法和今天相同。唐代建筑斗拱硕大,宋代则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框架锯对斗拱的影响巨大。保国寺很有名的瓜棱柱,也和框架锯有很大的关联。明代以前,中国大的材料比较难找,古建筑需要一些大的材料时往往采取拼的做法,这种做法必须基于精确加工。“换句话说,框架锯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营造法式》里有一段就讲到了锯匠的工种,专门用来分解木头。” 这次“哲匠之手”展览中,观众对日本的平推铇特别感兴趣,因为可以拉出薄如蝉翼的刨花,日本国宝级工匠阿保昭则进行的日本木作技艺实演让现场观众着实惊叹了一回。而这,也算是平推铇工具的功劳。 李浈说,《清明上河图》中工匠用的是铇,是平推铇的前身。中国古代的平推铇到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应该是不晚于南宋后期中国就有了平推铇,这是20年前的结论。南宋有人写过一本词典,里面记载了铇子,根据我们的研究,它就是平推铇,因为这个人就是南宋时期的进士。” 平推铇的发明是基于木作表面加工平整的需要,也是基于小木作的需要。平推铇在南宋后期发明并广泛使用,影响到了木工工具的配套使用,并且基本上稳定到今天。 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张璐易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