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 羽 “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这话是画家陈丹青先生说的。青年作家祝羽捷将之借用,作了自己新书的书名。此话,当然不能仅从字面去理解。其实“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的深意大抵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相类似。陈丹青也好,祝羽捷也罢,都认为:受到精美艺术作品熏陶感染的心灵,会别样地宝蕴光含。而相由心生,内心馥郁自然能使神情洒脱,这也是艺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表现。 作者在《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一书中强调:“爱艺术有很多种方式,不过无论如何我都始终坚持去现场感受艺术的气息,只有身在美术馆中,你才能意识到艺术是一种何等真实、伟岸的存在。”这种观点非常美好且理想化,可惜很多忙碌于生活本身的人们,并不具备随心所欲去往世界各国参观名画原作的条件,他们更多的还是在借助翻拍的画册,言之有物的艺术鉴赏书籍来感受艺术品的魅力。《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也算得是其中一本。 该书乃作者参观各地知名或不知名博物馆后写下的一篇篇艺术随笔的集合,充满了一位颇具小资情调的青年艺术爱好者极为个人化的文化、艺术体验。而读者,通过阅读此书,也会有一种“恍若人在画中游”的神奇感觉。 一般想象中,去博物馆或美术馆,你只要用眼观看,用心感受,用脑思考就够了,可作者告诉我们:真正进入那些大的博物馆,像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游客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兴奋,反而是迷茫。因为你面对的是浩瀚的展厅,迂回的路线,迷宫般的建筑,还有预感到自身知识匮乏所带来的一种无措感。按照作者的经验,很多大型博物馆内的展品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完,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所选择。这就需要观者在观展前,先了解一下博物馆的馆藏情况和具体规定。比如大英博物馆的门票是免费的,你若事先在网上订好了门票,便省去了现场排队的时间。大英博物馆还会为第一次前来参观的游客免费提供一次半小时的讲解,内容包括对古罗马、古埃及,中东及早期欧洲的介绍。所谓“有备无患”,事先多做些准备总不会错。作者自己就在去大英博物馆前,买了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翻看,避免到时站在馆内琳琅缤纷的艺术佳作前茫然无知,徒留下宝山空回之憾。 《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按照地域,分别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国家的大小博物馆。作者没有化身“导游”,按部就班地进行名作讲解,她只是“兴之所至,笔之所至”,将游览、参观过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分享给了读者。她也没有将介绍的重点仅仅放在那些声名遐迩的大馆上,对那些自己觉得很有特色趣味的博物馆同样为读者进行了一番详细勾勒。比如书中提到:英国国家肖像博物馆,是一个游客稍不小心就容易错过的博物馆,里面收藏着众多世界名人的画像、照片和雕塑。这家博物馆希望参观者能看到历史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脸谱”:都铎时代的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皇,经过工业革命、将国家引向巅峰之盛的维多利亚女皇……甚至此间还陈列有中国的乾隆皇帝、李鸿章、孙中山等人的画像。 人和艺术品也是有缘份的吧。尤其是外国游客,千里迢迢,到了某博物馆后,到底能“遇见”怎样的画作,有时候是很难确定的。作者就碰巧赶上过英国皇家研究院博物馆举行的一次以“大萧条之后的美国:1930年代的绘画”为主题的展览。画展展现的是特殊的历史,艰难的世事及社会巨变到来时,国家和个体的应对手段在艺术上的直观反映。像该馆的镇馆之宝《美国哥特式》就被誉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画面上神情坚定的一男一女表现了美国农民抵抗逆境的决心。女画家乔治娅·奥基弗的后现代作品《白色花朵,一号》比较晦涩难懂,里面含有对当时萧条状况的深沉隐喻。多丽丝·李的《感恩节》,看上去是一幅描绘厨房场景的温馨画作。张爱玲曾这样描绘它:“一家人忙碌地庆祝感恩节,从电灶里拖出火鸡,桌上有布丁,小孩在桌肚下乱钻,粉红脸、花衣服的主妇捧着大堆杯盘往饭厅里走,厨房砖地是青灰色的大方块,青灰的空气里有许多人来回跑,一阵风来,一阵风去。”然而画家创作《感恩节》的真实意图为:表现窘困中人对往昔富庶生活的无尽怀恋。 有一种观点认为:像博物馆这样高雅的地方,是知识分子才能领略艺术精髓的殿堂。但看过《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后,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博物馆为了吸引客人,已经与时俱进,变得更为亲民了。馆内除了有传统的艺术品展览,还会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化妆舞会、电影展映,甚至设置有瑜伽课堂……所以在很多老外看来,去博物馆观展或是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不过就是日常可供选择的休闲项目之一,并没有特别高端之处。笔者以为:这种心态才是真正将艺术融入生活的绝佳体现。 (《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 中信出版社2019年8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