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宁波民进名师团来到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举行公益课堂第12讲,为300多名学生送去题为《高三学习心理调适》的精彩讲座。 此次活动的主讲人是宁波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三层次)徐儿老师。她从同学们的身边聊起,和大家分享了不少认识内心、调整心理的好方法。 高三阶段,同学们的学业压力较大。有时,一次非常小的练习,都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情绪方面的大波动。徐老师说,“持续不高兴,持续不开心,每天早上起来都不想上学”,类似的情绪调适不当,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感冒”,进而影响生活和学习的节奏。 “高三阶段,偶尔出现的焦虑、烦躁是很正常的。”徐老师认为,“适当焦虑”也是内驱力较强的表现,能够推动学生努力学习。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学生会处于“过度焦虑”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危害心理健康了。 那么,怎么样才算“过度”了?徐老师做了几个现场小调查,来助力问题解决。同学们畅谈了学习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学习好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学习之外自己都做什么,还通过现场画“雨中人”,直接测试心理状态及抗压能力。 在互动中,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不少同学坦陈自己碰到的困难,比如在测试时克服不了紧张,时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很想学习但无法集中注意力,学得很努力但收获甚少等。大家认为,想要“学习好”,情商与智商都很重要。而在学习之余,很多学生一般会选择玩手机来放松自己。 徐老师从自我(人格)的养成入手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到,其实每个人因为生长环境不同,原生家庭不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有的人容易得感冒,有的人天生身体协调能力不行。同时,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中期,正在经历比较“棘手”的“青春期退化”阶段,不少情绪很可能不是高考造成的。 她认为,除了难以改变的“先天不同”,同学们可从“后天努力”入手,在更多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这并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自我(人格)一生发展而努力。”徐老师说,但凡事情要做得好,离不开三个重要因素:我要做(内驱力)、我有方法(科学执行)和我有心理弹性(适当抗压力)。 此次讲座是宁波民进名师团公益课堂首次送课进校园。该项目由民进宁波市委会、宁波市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宁波晚报升学通”(宁波晚报教育垂直号,关注可定制课程)参与协办,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资助。参与成员主要是宁波市的省特级教师、市及各区县(市)名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 此外,本报还全程录制了这堂公益讲座的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及家长可通过下载甬恋APP,在界面上点击“宁波民进名师团公益讲座进校园 徐儿:高三学习心理调适”入口,收看录播视频。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朱麟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