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义务教育”宁波这样干 “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列入浙江省政府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结合本地实际,宁波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我市“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的通知》,本报在6月28日A8刊发了《互联网+教育为农村教育发展带去新希望》一文。当下,各地各校在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结对帮扶工作的同时,创新形式,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结对学校同步课堂累计开课236节,参与师生21717人次,远程专递课堂开课12节,教师网络研修129次……北仑区教育系统顺势而为,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赋予了更多能量。 跨越时空 两地学生同上一堂课 “陶渊明的《饮酒》是一首五言诗,朗读时一般按照二三结构停顿。接下来,我们先请春晓实验学校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诗歌吧。”11月25日上午,东海实验学校八(8)班周旭霞老师执教的语文课有些特别,除了本班学生外,还有40余位来自春晓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同上一堂课。 这堂跨越20多公里的语文课在两所学校同时开启。面对全新的上课方式,学生们兴趣高涨,踊跃发言,通过一块大屏幕,互相表达着各自对课文的理解。 这已经不是东海实验学校首次尝试远程教学了。为了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和市、区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东海实验学校与春晓实验学校、大榭中学两所学校进行了“互联网+义务教育”县域内城乡结对。 两所学校在互联网与技术设备终端的整合下,通过平台实现互联。学校间采用直播模式,开展一对一或一对N远程互动,从而实现声画同步。 为了实现最佳的课堂效果,东海实验学校在微格教室安装了高清摄像机、互动录播主机、话筒等设备。课前,学校教研组会与结对学校进行教研讨论,并同步备课,从而与教学计划无缝对接。此外,在同步课堂结束后,两校教师还会通过视频,就课堂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现场研讨和交流。 下一步,东海实验学校还将进一步丰富结对教学形式和课程,定期和结对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 “同步课堂的开展,既实现了两地学生无障碍沟通的上课模式,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有效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东海实验学校副校长童红霞表示,“互联网+义务教育”依托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开放、共享等优势,克服了地域、时间上的阻碍,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实举。 12所学校试点结对 如今,北仑的不少学校也顺势而为,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赋予了更多能量。 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北仑区于2018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北仑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同步课堂”项目。目前,硬件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其中,在教育局端建有区域级视频资源管理平台,各学校端均配有高清录播主机、录播在线互动软件等。 据悉,今年北仑区有12所学校尝试进行结对试点,主要采用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三种模式。同个区域内,两校或三校同上一堂课,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城乡携手同步课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截至今年10月底,北仑区结对学校同步课堂累计开课236节,参与师生21717人次,远程专递课堂开课12节,参与师生526人次,教师网络研修129次,参与教师1707人次,涉及语文、数学、音乐、书法等科目。 据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有更多学校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互通共享。 吴彦 邬倩倩 杨阳 蔡霄奇
|